高原英文解釋翻譯、高原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highland; plateau; table; tableland
【醫】 plateau
相關詞條:
1.highplateau 2.planalto 3.tableland 4.tableland 5.altiplano 6.continentalplateau 7.uplandplain 8.highland 9.elevatedplain 10.table
例句:
- 抛杆賽蘇格蘭高原上的一種競賽,将一根又長又重的木杆一端接一端地抛擲,從而表現出力量
A long, heavy wooden pole tossed end over end as a demonstration of strength in Scottish highland games.
- 我們很快就抵達一片高度約九十英尺的高原。
Soon we reach a plateau at an elevation of about ninety feet.
- 非洲南部的幹旱高原
An arid plateau of southern Africa.
- 他們進入了那個高原上的小裂口之後,沿着陡峭的洞穴斜坡向下爬去,一直來到一條狹窄的走廊。
After entering the narrow gap on the plateau, they climbed down the steep sides of the cave until they came to a narrow corridor.
分詞翻譯:
高的英語翻譯:
high; high-priced; lofty; loud; tall
【醫】 homo-; hyper-; hypsi-; hypso-; per-
原的英語翻譯:
former; original
【化】 ortho-
【醫】 arch-; arche-; ortho-; pro-; prot-; proto-
專業解析
高原的漢英詞典釋義與地理學解析
一、漢語定義
在漢語中,“高原”指海拔較高(通常>500米)、地形相對平坦或起伏較小的廣闊地區,其形成多與地殼擡升、外力侵蝕相關。《現代漢語詞典》強調其“頂面平坦寬廣,周邊陡峭”的特征,如青藏高原、雲貴高原等典型地貌。
二、英語對應術語
英語詞典(如《牛津英語詞典》)将“高原”譯為“plateau”,定義為:
"An area of relatively level high ground, often bounded by steep slopes or cliffs."
該詞源自法語 plateau(平坦區域),強調海拔高度與地表的平緩特性。
三、術語解析與擴展
-
地貌特征
- 海拔界限:國際地理聯合會(IGU)界定高原需具備顯著高于周邊區域的海拔(通常>300-500米),頂面高差小于總高度的1/2。
- 地質成因:以構造擡升(如青藏高原受印度闆塊擠壓)或火山活動(如哥倫比亞高原)為主,輔以長期風化侵蝕形成平坦面。
-
中英術語差異
漢語“高原”更強調“高”與“原”的形态結合,而英語“plateau”隱含“台地”概念,涵蓋規模較小的台狀地形(如科羅拉多高原)。
四、權威案例參考
-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世界海拔最高高原(平均4500米),被譽為“第三極”,其隆升機制研究是地球科學前沿領域(中國地理學會,2023)。
- 内蒙古高原(Inner Mongolia Plateau):典型侵蝕型高原,地表覆蓋深厚風成沙與草原植被,反映幹旱半幹旱氣候地貌特征(《中國國家地理》,2022)。
五、跨學科應用
高原定義延伸至生态學(如高寒草甸系統)、氣候學(地形雨影效應)及人文地理(高原文明適應性),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術語外延。
來源說明: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國際地理聯合會(IGU)《地貌分類指南》
- 中國地理學會《青藏高原隆升與環境演變研究報告》
- 《中國國家地理》2022年第8期“内蒙古高原生态專題”
網絡擴展解釋
高原是地理學中描述特定地形的重要概念,其核心特征和分類如下:
一、定義與基本特征
高原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部分資料定義為1000米以上)、地形相對平坦或有一定起伏的廣闊地區。其最顯著的特點是:
- 地勢高:平均海拔遠超周邊地區,形成明顯的陡坡邊界。
- 面積大:通常為連片的廣闊區域,如青藏高原面積達250萬平方公裡。
- 地表形态多樣:既有平坦表面(如内蒙古高原),也有被河流切割的起伏地形(如雲貴高原)。
二、形成原因
高原主要由長期、大面積的地殼擡升運動形成,具體類型包括:
- 堆積高原:如黃土高原,由風沙沉積形成。
- 侵蝕高原:地表受流水、冰川等外力侵蝕而成。
- 構造高原:因地殼闆塊擠壓擡升,如青藏高原。
三、分類與典型代表
- 按位置分類:
- 山間高原(如青藏高原);
- 山麓高原(介于山脈與平原之間)。
- 中國四大高原:
-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内蒙古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
四、生态與氣候特點
高原地區通常具有低氣壓、寒冷幹燥、晝夜溫差大等特點,例如青藏高原年均氣溫低于0℃。獨特的生态環境孕育了牦牛、雪蓮等適應高寒的動植物。
五、擴展知識
- 世界之最:南極冰雪高原是面積最大的高原,而青藏高原以平均4000米海拔居首。
- 文化意義:高原常被稱為“大地的舞台”,對區域氣候和人類活動(如遊牧)有深遠影響。
如需更詳細的地質形成過程或具體高原案例,可參考地理學專著或權威機構資料。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泊定日期參數分析緞子多隙磁頭翻轉磁場腓側交通支加标集金庫券積雪草苷矩陣列距莨菪亭蓮心堿梨漿蟲屬磷酸氮培汀氯化烷烴能女子本性汽車用微處理機輕盈的起始電容區間嵌套序列熱再啟動篩骨翼水平纖維熟友樹枝狀偏析太陽能電池糖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