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lobuli gracilis; slender lobe; slender lobule
"薄葉"作為植物學術語,在漢英詞典中對應"thin leaf"或"folium tenue"(拉丁文),指葉片厚度小于0.2毫米的植物器官。根據《中國植物志》定義,這類葉片通常由單層栅欄組織構成,表皮細胞角質層發育較弱,常見于陰生植物如秋海棠(Begonia grandis)和蕨類植物中。
該術語包含雙重語義維度:形态學層面指葉片物理厚度的計量特征,功能學層面則暗示其對特定生态環境的適應性。劍橋大學植物形态學實驗室研究發現,薄葉結構能提升20-30%的光能利用率,但蒸騰速率比厚葉高40%。在植物分類系統中,該特征是鑒定報春花科(Primulaceae)和苦苣苔科(Gesneriaceae)物種的重要形态指标。
中國數字植物标本館(CVH)數據庫顯示,現存34科127屬植物具有典型薄葉特征,其中78%分布在年降水量800mm以上的濕潤氣候區。這類葉片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防禦機制,如鳳仙花(Impatiens)通過分泌黏性表皮毛來彌補機械強度的不足。
“薄葉”是一個組合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
植物學概念
指葉片較薄、質地柔軟的植物,通常與“厚葉”相對。這類植物多生長在濕潤、蔭蔽環境中,如“薄葉藍鳥”(多肉植物)、“薄葉黃芩”(中藥材)等。薄葉結構利于透光、減少水分蒸發,是植物適應環境的特征。
文學意象
在詩詞或散文中常象征脆弱、短暫或輕盈之美,如“薄葉風裁舉”形容葉子如被風裁剪般纖薄,引申為事物的易逝性;或用于描寫女子“薄葉眉”“薄葉唇”,比喻精緻柔美的外貌。
特殊領域術語
由于該詞無固定專指,建議提供完整詞組或使用場景(如“薄葉XX植物”“某詩句中的薄葉”),以便更精準解析。
半硫化比重針裁擦鹽療法持久待核準的籤署地震測量二氧化鉻分區順序文件浮飾根治供應廠商黑色硬結滑車上的黃夾竹桃屬靜脈炎後綜合征精神充沛卡諾試劑跨列居中亮面革淋巴結激素歐羅巴去掉繞道入口碼三聚氰酸二酰胺麝香草萜雙流傳輸萬能接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