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seismic survey
cataclysm; earthquake; quake; seism; temblor
【法】 shock
guage; measure; meterage; scale; survey
【化】 measurement
【醫】 measurement; mensuration; survey
【經】 calibration; take the gauge of
地震測量(Seismic Surveying)的漢英詞典釋義與學科解析
中文:地震測量
英文:Seismic Surveying
學科歸屬:地球物理學(Geophysics)
核心含義:通過人工激發地震波(如爆破、振動器),并記錄其在地下岩層中的傳播、反射或折射信號,進而分析地下地質結構、岩性及資源分布的技術。
地震測量基于彈性波傳播理論:
縱波速度 $$ v_p = sqrt{frac{K + frac{4}{3}G}{rho}} $$
橫波速度 $$ v_s = sqrt{frac{G}{rho}} $$
其中 ( K ) 為體積模量,( G ) 為剪切模量,( rho ) 為介質密度。
類型 | 原理 | 適用場景 |
---|---|---|
反射波法 | 分析地層界面反射信號 | 油氣儲層精細成像 |
折射波法 | 捕捉臨界折射波 | 淺部基岩面、風化層探測 |
面波勘探 | 利用瑞利波頻散特性 | 工程地質分層 |
井間地震 | 井中激發-接收跨孔信號 | 儲層非均質性研究 |
數據來源:中國地震局《地震勘探技術規範》(GB/T 33682-2017)。
地震測量是指通過記錄和分析地震波來探測地球内部結構或确定地震參數的技術手段。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地震測量是利用天然地震或人工激發産生的彈性波(地震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規律,探測海底地殼和地球内部結構的地球物理方法。測震通過地震儀記錄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動,進而分析地震活動性。
測量原理
地震波分為縱波(P波)和橫波(S波),兩者傳播速度不同。通過多個地震台站記錄這兩種波的到達時間差,可計算震源距離;結合不同台站數據,可确定震中位置和震級。
儀器與觀測
地震儀是核心工具,可記錄地震波信號。現代地震監測需至少4個台站的數據,通過時間差反推震源參數(時間、地點、震級)。
震級與烈度
如需進一步了解地震波傳播模型或具體案例,可參考地震局發布的科普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