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鳴"一詞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及延伸解析如下:
1. 物理現象(物理學概念)
指物體因外界振動頻率與自身固有頻率相同而發聲的現象。
英語對應詞: Resonance
權威釋義:
"當振動系統受迫振動頻率接近其固有頻率時,振幅顯著增大的現象。"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458頁。
2. 心理與情感層面(引申義)
指思想或情感引發他人相似感受,形成精神層面的呼應。
英語對應詞: Empathy / Sympathetic response
權威釋義:
"由他人的情緒或想法觸發的深刻認同感。"
來源:《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牛津大學出版社,2018年,RES-5條目。
1. Resonance 的學術定義
在聲學、電磁學等領域指能量傳遞的放大效應,例如:
"Acoustic resonance occurs when a vibrating system drives another system at its natural frequency."
來源: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ys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9.
2. Empathy 的心理學内涵
強調情感共鳴的認知過程: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share the feelings of others through mental perspective-taking."
來源:AP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20.
1. 中文文化語境
常用于描述文藝作品的感染力(如:"這首詩引起讀者共鳴"),強調群體性情感聯結。
例證:
"文學共鳴是讀者與文本之間達成的情感共識。"
來源:《文學理論基本術語》,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第112頁。
2. 英文語境側重
Resonance 多用于科學場景,Empathy 則聚焦個體心理互動(如:"Her speech resonated with the audience" 隱含情感與邏輯雙重認同)。
領域 | 中文用例 | 英文對應表達 |
---|---|---|
聲學工程 | 共鳴腔設計 | Resonance cavity design |
心理學 | 共情能力訓練 | Empathy training |
傳播學 | 引發社會共鳴 | Evoke social resonance |
綜合定義:
"共鳴" 是多維概念:物理層面描述振動響應(Resonance),人文層面指情感認同(Empathy)。其漢英轉換需依具體語境選擇術語,核心始終圍繞"頻率契合"與"情感呼應"的雙重特性。
“共鳴”是一個多維度概念,既包含物理現象,也涉及情感與思想的互動。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物理現象
指物體因共振而發聲的現象。例如兩個頻率相同的音叉靠近時,其中一個振動發聲,另一個也會隨之發聲。這種現象源于聲波在相同頻率下的能量傳遞。
情感與思想互動
由他人的情緒、思想引發相同或相似的反應。例如文學作品中作者的愛國情懷感染讀者,使其産生相同情感。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的曆史用例或在不同語境中的延伸含義,可參考《現代漢語詞典》或文學評論類文獻。
安凹角的敞開心扉程式意義持久開關蝶骨頸動脈溝低溫甲醛鞣制獨生子二辛基乙酸肺動脈瓣狹窄非法下标服務級更新高級信息系統古德虹膜分離切除術霍納氏上睑下垂結核菌素皮内試驗巨球蛋白硫氰酸鹽滴定倫巴第人街媒體用畢符免驗難混槽黑尼龍-2纖維取消定貨收集家四苯肼烷基胂化田鹵僞隨機序列未脫蠟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