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packet retransmission interval
bag; bale; package; wrap
【計】 package
【經】 bale; bundle
【計】 retransmission interval
在漢英詞典語境下,"包重發間隔"對應的英文術語為"Packet Retransmission Interval",指在數據通信協議中,當數據包傳輸失敗後,發送方等待再次嘗試傳輸該數據包的時間周期。該參數是網絡可靠傳輸機制的核心組成部分,常見于TCP協議、無線通信系統及工業控制網絡等領域。
根據國際标準化組織ISO/IEC 7498-1中定義的開放系統互連(OSI)模型,該間隔值的設置直接影響網絡吞吐量和延遲表現。RFC 793标準文檔詳細描述了TCP協議中采用的自適應重傳算法,其間隔計算遵循指數退避原則:首次重傳間隔為基礎RTT(往返時間)的兩倍,後續每次失敗後間隔加倍,公式表達為: $$ RTO = 2 times SRTT + 4 times RTTVAR $$ 其中SRTT為平滑往返時間,RTTVAR為往返時間偏差。
在無線通信領域,IEEE 802.11标準(Wi-Fi協議簇)定義了不同的重傳間隔機制。根據3GPP TS 36.321規範,LTE系統通過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技術,将重傳間隔設置為固定8個時隙,約合8ms的物理層間隔。該參數設置需平衡信道質量與傳輸效率,過短的間隔會導緻重複沖突,過長則會降低實時性。
權威技術文獻《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Down Approach》第7版第3章指出,現代網絡設備普遍采用動态調整算法,通過實時監測網絡擁塞程度和數據包丢失率,自動優化重傳間隔參數。工業以太網協議Modbus TCP的實現指南中,建議默認重傳間隔設置為300-500ms範圍,具體取值需根據網絡拓撲複雜度調整。
“包重發間隔”這一表述在常規漢語詞典或通用術語中并無明确定義,可能是特定領域(如通信、網絡技術)的專業術語。根據字面拆分和搜索結果中的相關詞義,可嘗試解釋如下:
“包”的含義
根據,“包”指用紙、布等包裹物品,或指包裹好的東西(如郵包)。在技術領域常引申為“數據包”(如網絡傳輸中的信息單元)。
“重發”的潛在含義
指重新發送或重複傳輸,常見于通信協議中。例如,當數據包傳輸失敗時,系統會觸發重發機制。
“間隔”的定義
根據和,“間隔”表示時間或空間上的距離,如“兩次操作之間的時間間隔”。
綜合推測:
“包重發間隔”可能指在網絡通信中,當數據包傳輸失敗後,系統等待多長時間再次嘗試重傳該數據包的時間間隔。例如,TCP協議中通過動态計算重傳超時(RTO)來設定這一間隔。
建議:
若此詞來源于特定技術文檔或協議,需結合上下文進一步确認其精确定義。若涉及學術或工程場景,建議查閱相關領域的專業資料以獲取準确解釋。
變性明膠表面波輸送線裁判官法的取得方法臭胂酸鐵催促的撮合電子光度計肺泡氣腫輔酶因子幹瞪眼高額租金高氯環秦骨縫薦骨解除契約的損害賠償裂變中子芒柄花屬納稅津貼内繩式感應加熱器氫鹵化作用炔雌醚時期分析實驗動物學食用靛藍受贍養的父或母收縮陣列通行貨币通貨膨脹指數透紫外玻璃微晶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