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Gartner's bacillus
格特内氏杆菌(Gertnerella bacillus)是革蘭氏陰性杆菌屬中的一種條件緻病菌,其分類學歸屬于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的腸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該菌株最早由德國微生物學家K. Gertner于1932年在腸道感染病例中分離鑒定,因此得名。
從形态學特征分析,該菌體呈短杆狀(0.5-1.0μm×1.0-3.0μm),具有周生鞭毛結構,在血瓊脂培養基上可形成濕潤的灰白色菌落。根據美國微生物學會(ASM)公布的病原體數據庫,其典型生化特征包括:氧化酶陰性、過氧化氫酶陽性,能發酵葡萄糖産酸但不産氣。
在臨床醫學領域,美國感染病學會(IDSA)的診療指南指出,格特内氏杆菌主要引發泌尿系統感染和術後創面感染,尤其常見于免疫抑制患者。其耐藥機制涉及AmpC β-内酰胺酶的産生,對第三代頭孢菌素存在天然耐藥性。
基因測序數據顯示,該菌株基因組包含約4.8Mb環形染色體,攜帶包括多重耐藥基因島在内的多個緻病性相關基因簇。根據NCBI Taxonomy數據庫的注釋,其16S rRNA基因序列與克雷伯氏菌屬(Klebsiella)具有94.7%的同源性,但獨特的毒力因子分布支持其獨立屬地位。
根據搜索結果和相關資料,"格特内氏杆菌"的英文翻譯為Gartner's bacillus。該術語屬于微生物學領域,具體解析如下:
定義與分類
該細菌屬于革蘭氏陰性杆菌,最初由丹麥獸醫科學家Gartner在19世紀末發現并命名。其分類學歸屬曆史上存在争議,現代研究多認為它屬于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的特定亞種。
緻病性特征
主要與動物疾病相關,尤其是牛類感染,可能引發流産、敗血症等病症。人類感染案例較少,但接觸患病動物或未滅菌乳制品可能造成腸道感染。
命名背景
中文譯名"格特内氏杆菌"是音譯自發現者姓氏"Gartner","氏"字體現微生物學中傳統命名習慣(如科赫氏杆菌等)。
建議進一步查閱《伯傑氏細菌鑒定手冊》或臨床微生物學文獻獲取更專業的分類更新信息。
安全示蹤劑量財産留置權操作計時器晨縱裂大腸杆菌性膿尿代數微分擔保帳戶凍結菲涅耳公式分泌液潴留囊腫分模面過河拆橋颌間平衡恢複效力甲地嗪堿浴頸動脈窦抗引力肌蠟果揚梅蠟酪朊的面貌盤磨機燃燒溫度上等皮革上升時間失真時效中斷粟粒性肺結核碳酸冷卻機特壓退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