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菲涅耳公式英文解釋翻譯、菲涅耳公式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Fresnel formula

分詞翻譯:

菲的英語翻譯:

humble; poor; unworthy
【化】 phenanthrene; phenanthrine
【醫】 phenanthrene

耳的英語翻譯:

ear; erbium
【醫】 aures; auri-; auris; ear; ot-; oto-

公式的英語翻譯:

formula
【計】 formula; transition formula entry
【化】 equation
【醫】 F.; formula

專業解析

菲涅耳公式(Fresnel Equations)是描述光波在兩種不同介質界面發生反射和折射時,電磁場振幅變化的數學表達式。該公式由法國物理學家奧古斯丁·菲涅耳(Augustin-Jean Fresnel)于19世紀提出,是幾何光學和電磁學的重要理論基礎。

核心定義與物理意義

菲涅耳公式通過反射系數($r$)和透射系數($t$)定量分析入射光的振幅變化。其具體形式與光的偏振方向相關:

  1. s偏振(垂直偏振):

    反射系數:

    $$r_s = frac{n_1costheta_i - n_2costheta_t}{n_1costheta_i + n_2costheta_t}$$

    透射系數:

    $$t_s = frac{2n_1costheta_i}{n_1costheta_i + n_2costheta_t}$$

  2. p偏振(平行偏振):

    反射系數:

    $$r_p = frac{n_2costheta_i - n_1costheta_t}{n_2costheta_i + n_1costheta_t}$$

    透射系數:

    $$t_p = frac{2n_1costheta_i}{n_2costheta_i + n_1costheta_t}$$

    其中,$n_1$和$n_2$為介質折射率,$theta_i$為入射角,$theta_t$為折射角,滿足斯涅耳定律($n_1sintheta_i = n_2sintheta_t$)。

應用領域

菲涅耳公式廣泛應用于:

權威參考資料

  1. Born, M., Wolf, E. Principles of Optics(劍橋大學出版社,第7版)。
  2. Hecht, E. Optics(Pearson Education,第5版)。
  3. 美國光學學會(OSA)官網關于偏振光的專題文章。

網絡擴展解釋

菲涅耳公式(Fresnel Equations)是描述光在兩種不同介質界面處發生反射和折射時,電場振幅比例關系的物理公式。它由法國物理學家奧古斯丁·菲涅耳(Augustin-Jean Fresnel)于19世紀提出,是波動光學的重要基礎。


核心概念

  1. 偏振分解
    光波可分解為兩種偏振分量:

    • s偏振(垂直偏振):電場方向垂直于入射面(由入射光和界面法線構成的平面)。
    • p偏振(平行偏振):電場方向平行于入射面。
  2. 菲涅耳系數
    公式通過反射系數(( r ))和透射系數(( t )) 描述入射光、反射光、折射光的振幅關系:

    • 反射系數:反射光振幅與入射光振幅的比值(( r_s, r_p ))。
    • 透射系數:折射光振幅與入射光振幅的比值(( t_s, t_p ))。

公式表達式

假設光從介質1(折射率( n_1 ))入射到介質2(折射率( n_2 )),入射角為( theta_i ),折射角為( theta_t ),則:

  1. s偏振反射系數
    $$ r_s = frac{n_1 costheta_i - n_2 costheta_t}{n_1 costheta_i + n_2 costheta_t} $$

  2. p偏振反射系數
    $$ r_p = frac{n_2 costheta_i - n_1 costheta_t}{n_2 costheta_i + n_1 costheta_t} $$

  3. 透射系數(兩種偏振)
    $$ t_s = frac{2n_1 costheta_i}{n_1 costheta_i + n_2 costheta_t}, quad t_p = frac{2n_1 costheta_i}{n_2 costheta_i + n_1 costheta_t} $$


物理意義

  1. 振幅變化
    反射和折射光的振幅取決于入射角、偏振态及兩介質的折射率差。例如:

    • 當光從低折射率介質(如空氣)進入高折射率介質(如玻璃)時,反射光可能發生相位反轉。
    • 布儒斯特角(Brewster's Angle):當入射角滿足( theta_i + theta_t = 90^circ ),p偏振光的反射系數( r_p = 0 ),即無反射(用于偏振片)。
  2. 能量守恒
    反射率(( R = |r| ))和透射率(( T = frac{n_2}{n_1} |t| ))滿足( R + T = 1 )。


應用場景

  1. 光學薄膜設計
    通過多層介質膜的反射幹涉控制光的透射/反射特性,如鏡頭鍍膜減少反光。
  2. 全反射與光纖通信
    當入射角大于臨界角時,反射率( R = 1 ),發生全反射(用于光纖傳輸)。
  3. 偏振現象分析
    解釋自然界中水面反光的偏振現象,或設計偏振敏感器件。

公式推導依據

菲涅耳公式基于電磁場的邊界條件(麥克斯韋方程組),要求電場和磁場的切向分量在界面處連續。通過匹配邊界條件,可推導出反射和透射系數的表達式。

若需數學推導細節或具體應用案例,可進一步補充說明。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安斯提氏人壽保險檢查規則靶場不公開審計操作狀态等外電力分析器獨有財産分子場複合固定颌間錨基汞香豆酸核準債券混旋氯黴素頰頸的見習期加水移泊費季格利氏手術氪酸連續磁化法磷32零售的泡沫收集器全膠制件鲨油酸生産廠實在文件塔弗内耳氏飲食替換論痛性視覺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