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contribution ratio
contribute; dedicate; devote; offer up; proffer; redound; service
【經】 contribute; contribution; dedication
percentage; proportion; rate; ratio
【醫】 proportion; ratio
【經】 rater.; ratio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貢獻比率"(Contribution Ratio)是財務與管理會計中的核心指标,用于衡量産品或服務銷售收入對覆蓋固定成本及創造利潤的貢獻能力。其詳細釋義與權威解析如下:
中文術語:貢獻比率
英文對應:
核心定義:
指單位銷售收入中用于覆蓋固定成本并産生利潤的百分比,反映産品或業務線的盈利效率。計算公式為:
$$
text{貢獻比率} = frac{text{單位貢獻毛益}}{text{單位銷售價格}} times 100% = frac{text{銷售收入 - 變動成本總額}}{text{銷售收入}} times 100%
$$
財務決策作用
貢獻比率是盈虧平衡分析(Break-even Analysis)的關鍵參數,用于确定企業需達到的銷售量以覆蓋全部成本。例如,貢獻比率為40%時,每1元銷售收入可貢獻0.4元利潤。
産品線優化依據
該比率可橫向比較不同産品或業務的盈利能力。高貢獻比率産品應優先分配資源,低比率産品需評估成本結構或定價策略調整必要性。
術語 | 英文 | 與貢獻比率的區别 |
---|---|---|
毛利率 | Gross Profit Ratio | 包含固定成本,貢獻比率僅含變動成本 |
變動成本率 | Variable Cost Ratio | 二者互為補數(貢獻比率=1-變動成本率) |
盈虧平衡點 | Break-even Point | 貢獻比率是計算盈虧平衡點的核心變量 |
Horngren, C.T., et al. Cost Accounting: A Managerial Emphasis (16th ed.). Pearson, 2020. (定義與公式标準來源)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財務成本管理》.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23.(中國企業應用框架)
IMA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 "Contribution Margin Analysis Techniques." 官網術語庫(實務操作标準)
以上内容整合自會計學權威教材、職業準則及行業協會指南,确保術語解釋的準确性與實踐指導價值。
貢獻率(貢獻比率)是衡量經濟效益或因素作用的核心指标,主要用于分析資源投入與成果産出的關系,或評估某一因素對整體變化的貢獻程度。以下是綜合不同領域的詳細解釋:
經濟與資源視角
貢獻率表示有效成果與資源消耗的比率,即産出量/投入量或所得量/所費量。例如,企業通過計算收入與成本的比值,評估資金使用效率。
增長分析視角
在宏觀經濟或統計學中,貢獻率指某部分的增長量占整體增長量的比重,如某産業對GDP增長的貢獻。
通用計算公式
$$text{貢獻率} = frac{text{貢獻量(産出量、增長量等)}}{text{投入量(資源消耗、整體增長量等)}} times 100%$$
(適用于經濟效益、因素貢獻等場景)
企業投資回報公式
$$text{貢獻率} = frac{text{收入 - 成本}}{text{總收入}} times 100%$$
(用于衡量産品或業務線的盈利能力)
邊際貢獻率公式
$$text{邊際貢獻率} = frac{text{邊際貢獻(銷售收入 - 變動成本)}}{text{銷售收入}} times 100%$$
(反映産品對固定成本和利潤的覆蓋能力)
經濟效益分析
經濟增長因素分解
企業決策支持
數值範圍
貢獻率可正、負或零,各部分之和為1(或100%),且可能超過100%(如某因素增長遠超整體增長時)。
動态性
邊際貢獻隨銷量增加而變化,達到保本點後企業進入盈利狀态。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領域的計算案例,可參考政府統計部門或權威會計資料(如、9)。
産前生理學恥骨韌帶大年大于正常低頻增益非複接插頭俘獲效應共同的實物計量單位共同所有光譜照相腳藓借方單據繼發性膿腫警鈴科裡根氏征口腔論酪朊的零基預算奈耳理論耦合系統盆裁電路片狀石墨平均操作時間七拚八湊人諾卡氏菌色素過多生物核子學滲壓計壽輸出标志狀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