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rt writing
act; move; stir; use
【醫】 kino-
pen
動筆(dòng bǐ)指開始執筆進行寫作、繪畫或書寫的行為,強調從思考轉入實踐的動作。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寫作場景
指文章、書信等文本創作的起始動作,隱含構思落地的過程。
例:“他醞釀許久,終于動筆完成小說第一章。”
英譯參考:"After long deliberation, he finally put pen to paper to write the first chapter."
繪畫與藝術創作
適用于繪畫、書法等視覺藝術,強調筆觸的物理動作。
例:“畫家對着空白畫布,遲遲未動筆。”
英譯參考:"The painter hesitated to make the first stroke on the blank canvas."
正式文書籤署
在正式場合(如籤署文件)中,引申為“下筆決定”的鄭重含義。
例:“合同條款确認後,雙方代表動筆籤字。”
“動筆”側重動作開端(如“剛動筆”),區别于結果導向的“寫完”。
在古代文人語境中,“動筆”常與“破題”(文章起首)關聯,體現創作儀式感。
來源: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文化詞彙學》相關研究
漢語釋義 | 英語對應表達 | 詞典來源 |
---|---|---|
開始書寫/繪畫 | take up the pen; set pen to paper | 《新世紀漢英大詞典》 |
下筆(決定性動作) | put one's signature to | 《牛津英漢漢英詞典》 |
注:以上釋義及用例綜合自權威漢語工具書及語言學研究成果,具體語境需結合實際使用調整。
“動筆”是一個漢語動詞短語,通常指開始書寫、繪畫或進行文字創作的行為。具體解析如下:
基本含義
字面指“移動筆”(動+筆),引申為執筆寫作或繪畫的動作。例如:“他醞釀許久,終于動筆寫小說。”
使用場景
語法功能
作謂語動詞,後可接具體内容(如“動筆寫信”),也可獨立使用(如“靈感來了就動筆”)。否定形式為“未動筆”或“不動筆”。
近義與反義
延伸用法
在特定語境中可比喻開始實踐計劃,如:“方案通過後,團隊立即動筆實施。”
注意:該詞強調“開始行動”的瞬間動作,不同于持續性的“寫作”。例如“動筆寫論文”指提筆開篇,而後續寫作過程則用“撰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