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準備英文解釋翻譯、負債準備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liability reserve; reserve liabilities
相關詞條:
1.reserveliabilities
分詞翻譯:
負債的英語翻譯:
get into debt
【經】 carry a load of debt; incur debts; indebtedness; liabilities; liability
negative asset
準備的英語翻譯:
prepare; intend; plan; arrange; fix; be ready
【計】 set-up; stand-by
【醫】 preparation
【經】 make down; prepare; provision; reserve
專業解析
負債準備(Provision for Liabilities)是財務會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指企業為清償未來可能發生、且金額或時間不确定的負債而預先計提的準備金。其核心在于應對或有事項(Contingent Liabilities)中那些很可能發生(概率通常大于50%)且金額能夠可靠估計的部分。
一、漢英術語對照與核心定義
- 中文術語: 負債準備
- 英文術語: Provision for Liabilities (或 Liability Provision)
- 核心定義: 企業在資産負債表日,根據會計準則(如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或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AS 37《準備、或有負債和或有資産》),對因過去事項形成的、其結果具有不确定性的現時義務(Present Obligation),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确認的負債:
- 很可能導緻經濟利益流出企業(Probable Outflow):該義務未來導緻企業資源流出的可能性大于不流出的可能性。
- 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Reliable Estimate):該義務的金額能夠合理地估計。
二、負債準備在會計中的意義與處理
- 性質: 屬于估計負債(Estimated Liability)。它不同于确定性負債(如應付賬款、借款),其最終支付的金額、支付時間甚至是否最終支付都存在不确定性。
- 确認依據: 基于謹慎性原則(Prudence Principle)。即在存在不确定性的情況下,不高估資産或收益,不低估負債或費用。
- 會計處理:
- 計提時: 借記相關費用或損失科目(如“銷售費用-保修費”、“管理費用-訴訟費”、“營業外支出”等),貸記“預計負債”科目(在資産負債表中作為負債列示)。
- 實際支付時: 借記“預計負債”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 期末調整: 根據最新信息和最佳估計,對已計提的負債準備餘額進行調整(補提或沖回)。
三、常見負債準備類型
- 産品質量保證準備 (Product Warranty Provision): 為已售出産品在未來保修期内可能發生的維修、更換等費用計提的準備。
- 訴訟或索賠準備 (Litigation or Claims Provision): 為未決訴訟或潛在索賠案件可能導緻的賠償金、和解金、律師費等計提的準備。
- 重組準備 (Restructuring Provision): 在企業實施正式重組計劃時,為員工遣散費、合同終止賠償、租賃合同提前解約罰金等直接相關的支出計提的準備(需符合嚴格确認條件)。
- 環境恢複準備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Provision): 為礦山開采、化工廠運營等結束後,根據法律法規要求進行場地清理和生态恢複的費用計提的準備。
- 退貨款準備 (Sales Returns Provision): 在允許客戶退貨的政策下,為已确認收入但預計可能發生的退貨金額計提的準備(通常與對應的資産調整相關)。
四、計提依據與關鍵考量
- 過去事項 (Past Event): 負債準備的産生必須基于資産負債表日之前已發生的事件(如銷售産品、發生事故、啟動重組計劃)。
- 現時義務 (Present Obligation): 該事件導緻企業在資産負債表日承擔了一項推定義務(如因公開承諾或既定政策産生的保修義務)或法定義務(如法律要求的污染清理)。
- 最佳估計 (Best Estimate): 計提金額是企業管理層在資産負債表日,利用所有可獲得信息(包括類似交易經驗、專家意見等),對履行該義務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計。可能采用期望值法或最可能結果法。
- 持續評估: 在每個報告期末,企業需重新評估負債準備的合理性,并根據最新信息調整其賬面價值。
五、與“或有負債”的區别
- 負債準備 (Provision): 是已确認的負債,滿足“很可能”和“可靠計量”條件,需在資産負債表内列示。
- 或有負債 (Contingent Liability):
- 潛在義務 (Potential Obligation): 其是否存在需由未來不确定事項的發生或不發生來證實(如未決訴訟中,敗訴才形成支付義務)。
- 現時義務但不符合确認條件: 是現時義務,但導緻經濟利益流出的可能性不是很可能(如可能性較小),或者金額不能可靠計量。
- 披露要求: 或有負債通常不在資産負債表内确認,但需要在財務報表附注中進行披露(除非流出的可能性極小)。
權威參考來源
- 中國會計準則: 《企業會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 (財政部制定) - 規定了或有事項的确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具體條款可查閱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官網或相關法規彙編。
-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IAS 37 Provisions, Contingent Liabilities and Contingent Assets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發布) - 全球廣泛采納的關于準備和或有事項的準則。可在IFRS基金會官網獲取完整文本。
- 專業會計教材與指南: 如注冊會計師(CPA)考試教材、《企業會計準則詳解與實務》等專業書籍提供了詳細解釋和應用案例。
網絡擴展解釋
“負債準備”是會計學中的一個專業術語,指企業為未來可能發生的負債或損失預先計提的資金儲備。以下是詳細解釋:
-
定義與作用
負債準備屬于企業的“預計負債”,用于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支付義務或資産減值風險。例如:産品質量保修費用、訴訟賠償準備金等。它體現了會計的謹慎性原則,确保財務報表能更真實反映企業潛在風險。
-
會計處理方式
- 計提時:增加當期費用(如“保修費用”),同時在資産負債表“負債”科目下增加相應準備金。
- 實際發生時:從準備金中沖減,不再重複計入費用。
例如:某公司計提100萬元産品保修準備金,後續實際支付保修費用時直接減少該準備金。
-
常見類型
- 壞賬準備:針對應收賬款可能無法收回的部分。
- 存貨跌價準備:存貨市價低于成本時計提。
- 環境修複準備金:礦業、化工企業為環境治理預提的費用。
-
計提依據
需基于曆史數據、行業經驗及合理預測,并符合會計準則(如IFRS或GAAP)。例如,企業若過去3年保修支出占銷售額的2%,則可能按此比例計提。
提示:負債準備不同于一般負債(如應付賬款),其金額和發生時間具有不确定性,需定期複核調整。如需更權威解釋,建議參考《企業會計準則》或咨詢專業財務人員。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鼻颏的并合試樣除灰門存貨内容碘化蛋白地膚子獨立模塊化程式設計二氟卡賓反射輔助療法公司的組成供液過程節階級分析記號語言學局部調整預調度開杯試驗拉維紀草每股基本收益内部借項膿液溢歐佩┻維爾氧化撇侵蝕性疱疹繩索傳動石灰石跳汰機體積分數拖洩因素未獲專利權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