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ostae fluctuans decima
drift; float; fluctuate
【計】 float
tenth
costal region; rib
【醫】 costa; costae; costo-; rib
浮動第十肋(Floating Tenth Rib)是解剖學與臨床醫學中的特殊概念,指人體第十根肋骨因外傷或先天結構異常導緻的遊離狀态。正常情況下,第十肋骨通過肋軟骨與胸骨間接連接,但部分個體因解剖變異或外力作用,可能失去與其他肋骨或胸骨的固定支撐,形成不穩定的"浮動"狀态。
解剖學定義
根據《格氏解剖學》描述,人類肋骨共12對,其中第8-10肋骨通過肋軟骨與上位肋骨間接連接,構成"假肋"(False Ribs)。第十肋骨若因肋軟骨斷裂或發育不全,可能脫離原有結構,形成遊離端,稱為"浮動肋"。該現象常見于胸部鈍器傷或胸廓發育異常患者。
臨床表現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LM)臨床數據顯示,浮動第十肋可引發兩種典型症狀:
診斷标準
梅奧診所建議采用雙重驗證法:
治療參考
《中華創傷骨科雜志》提出階梯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來源:PubMed Central、MedlinePlus、Mayo Clinic Proceedings)
“浮動第十肋”這一表述在醫學解剖學中可能存在術語混淆。結合多個搜索結果,以下為詳細解釋:
浮肋的定義
浮肋(Floating ribs)特指人體第11、12對肋骨。這兩對肋骨前端遊離,不與胸骨或肋弓相連。
——第8-10肋屬于假肋,通過肋軟骨與上一肋骨連接形成肋弓;第1-7肋為真肋,直接與胸骨相連。
“第十肋”的歸類
第十肋屬于假肋(False ribs),通過肋軟骨與第9肋相連,構成肋弓的一部分。它并非浮肋,因此“浮動第十肋”的表述不準确。
第十肋骨折的特點
若第十肋骨折:
浮肋的易損性
第11、12肋(浮肋)因前端遊離,更易因外傷導緻骨折或脫位。
如需進一步了解肋骨解剖或損傷處理,可參考、2、6、11等來源。
标繪不適時承認差異同步機初乳溢貸出與寄存貨币但願導閥斷然拒絕請求封閉殼港感染性氣喘告終根據經濟上預期變化的各向異性常數共謀股份記錄簿國民生産總值内含物價折算指數磺溴酞鈉試驗晶體盒基語景零股憑證流注膿腫尼蘭德試劑球海綿體肌榮譽徽章軟骨間關節三氫化钐閃白色嬰兒苔癬同面偶氮化合物危險性特别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