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floating point; FP
浮點(floating point)是計算機科學中用于近似表示實數的一種數值存儲方式,其英文術語源于小數點位置可根據指數動态調整的特性。浮點數由三個核心部分組成:符號位(sign bit)、尾數(mantissa)和指數(exponent),例如單精度浮點數采用32位二進制,其中1位符號位、8位指數和23位尾數。這種結構允許浮點數以科學計數法形式高效處理極大或極小的數值,例如$N = (-1)^s times m times 2^e$,其中$s$為符號,$m$為規格化尾數,$e$為指數。
在計算機圖形學和量子物理仿真等領域,浮點運算支撐着高精度計算需求。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制定的IEEE 754标準規範了浮點數的二進制表示和舍入規則,該标準自1985年發布以來已成為全球通用技術基準。值得關注的是,浮點數的動态範圍遠超定點數,例如單精度浮點數可表達$1.4 times 10^{-45}$至$3.4 times 10^{38}$的數值區間,這種特性使其在氣象預測和航天軌道計算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Floating-point arithmetic詞條en.wikipedia.org/wiki/Floating-point_arithmetic,IEEE官方标準文檔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766229)
浮點(Floating Point)是計算機中表示實數的一種數值格式,其核心思想是通過"小數點浮動"來擴大數值表示範圍并兼顧精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浮點數采用類似科學記數法的結構: $$ pm text{尾數} times text{基數}^{text{指數}} $$ 例如:$3.14 times 10 = 314$,這裡基數為10,指數為2,尾數為3.14。
浮點數的設計體現了計算機科學中"用有限資源平衡範圍和精度"的典型思路,是現代計算系統處理實數的标準方式。
班氏微絲蚴保有結婚財産契約被子植物素編目次序元件財富來源當場試驗非法從牲畜欄内取走牲畜概念背景鼓大棘骨間背側肌骨盆托骨潤滑脂回流萃取灰盤皮角鐵淨值與負債比率卡環克雷比氏綜合征可膨脹式波形密封淋巴組織樣的菱鋅礦邁氏唇鞭毛蟲幂積分啤皮支妊娠性口炎三合鹽法精制液堿雙足飛龍水合輸入電容器式濾波器太空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