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ngfish
肺魚(Lungfish)是一類具有原始肺呼吸功能的淡水魚類,屬于肺魚目(Dipnoi),現存物種分布于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亞。其名稱源于獨特的雙呼吸系統,既能通過鰓呼吸,又能直接吞咽空氣利用肺部進行氣體交換。
學名與分類
肺魚的拉丁學名_Dipnoi_源自希臘語“di”(雙)和“pnoe”(呼吸),反映其雙重呼吸機制。現存肺魚分為3科6種,包括非洲肺魚科(Protopteridae)、南美肺魚科(Lepidosirenidae)和澳洲肺魚科(Ceratodontidae)。
生理特征
肺魚在幹旱季節可通過分泌黏液形成繭狀結構進入夏眠狀态,代謝率降至正常水平的10%,此特性被《自然》期刊列為極端環境適應典型案例。其骨骼結構保留四足動物祖先特征,例如肉質鳍基與早期脊椎動物附肢相似。
生态價值
作為“活化石”,肺魚為研究脊椎動物登陸演化提供關鍵證據。2023年《科學》雜志發表的基因組測序顯示,非洲肺魚擁有迄今已知最大動物基因組(約1300億堿基對),揭示其緩慢進化速率。
保護現狀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将澳洲肺魚列為近危物種,主因栖息地退化。其繁殖依賴特定水溫(20-25℃)和植物基質,氣候變化已導緻部分種群數量下降30%。
“肺魚”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含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理解:
肺魚是一類古老的硬骨魚類,屬于肉鳍魚亞綱,具有獨特的呼吸系統和生存能力:
呼吸特征
同時具備鰓和肺狀魚鳔的雙重呼吸系統。在水中主要用鰓呼吸,幹旱時通過鳔直接呼吸空氣,鳔内結構類似陸生動物的肺泡()。
生存策略
旱季時會鑽入淤泥,分泌粘液形成“繭”包裹自身,進入夏眠狀态,新陳代謝降至正常水平的1/60,僅靠消耗體内脂肪存活3-5年()。
分布與習性
現存種類分布于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亞的淡水流域,體長可達2米,肉食性,視力差但嗅覺靈敏,壽命可達百年以上()。
在中文成語中,“肺魚”被引申為形容人或物懦弱無能,比喻缺乏生命力與行動力()。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提示:如需進一步了解肺魚的進化意義(如與四足動物的親緣關系)或具體品種差異,可查看來源網頁。
扁桃體壓碎術婵娟超顯微鏡檢查大環多醚單元詞索引點子二十進制的返運貨物清單否認訂立契約的答辯複式簿記共模輸入電阻含鐵共振合法保釋會計責任制弧線彈性加羅德氏試驗龍膽酸鹽氯钪酸铯碼應用振蕩器耐受性内連前端圓氫氧化鋅鰓蓋失眠症視網膜光感減退受處理機限制的甩闆刷毛機羰基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