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菲涅耳公式英文解释翻译、菲涅耳公式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Fresnel formula

分词翻译:

菲的英语翻译:

humble; poor; unworthy
【化】 phenanthrene; phenanthrine
【医】 phenanthrene

耳的英语翻译:

ear; erbium
【医】 aures; auri-; auris; ear; ot-; oto-

公式的英语翻译:

formula
【计】 formula; transition formula entry
【化】 equation
【医】 F.; formula

专业解析

菲涅耳公式(Fresnel Equations)是描述光波在两种不同介质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电磁场振幅变化的数学表达式。该公式由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丁·菲涅耳(Augustin-Jean Fresnel)于19世纪提出,是几何光学和电磁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核心定义与物理意义

菲涅耳公式通过反射系数($r$)和透射系数($t$)定量分析入射光的振幅变化。其具体形式与光的偏振方向相关:

  1. s偏振(垂直偏振):

    反射系数:

    $$r_s = frac{n_1costheta_i - n_2costheta_t}{n_1costheta_i + n_2costheta_t}$$

    透射系数:

    $$t_s = frac{2n_1costheta_i}{n_1costheta_i + n_2costheta_t}$$

  2. p偏振(平行偏振):

    反射系数:

    $$r_p = frac{n_2costheta_i - n_1costheta_t}{n_2costheta_i + n_1costheta_t}$$

    透射系数:

    $$t_p = frac{2n_1costheta_i}{n_2costheta_i + n_1costheta_t}$$

    其中,$n_1$和$n_2$为介质折射率,$theta_i$为入射角,$theta_t$为折射角,满足斯涅耳定律($n_1sintheta_i = n_2sintheta_t$)。

应用领域

菲涅耳公式广泛应用于:

权威参考资料

  1. Born, M., Wolf, E. Principles of Optics(剑桥大学出版社,第7版)。
  2. Hecht, E. Optics(Pearson Education,第5版)。
  3. 美国光学学会(OSA)官网关于偏振光的专题文章。

网络扩展解释

菲涅耳公式(Fresnel Equations)是描述光在两种不同介质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电场振幅比例关系的物理公式。它由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丁·菲涅耳(Augustin-Jean Fresnel)于19世纪提出,是波动光学的重要基础。


核心概念

  1. 偏振分解
    光波可分解为两种偏振分量:

    • s偏振(垂直偏振):电场方向垂直于入射面(由入射光和界面法线构成的平面)。
    • p偏振(平行偏振):电场方向平行于入射面。
  2. 菲涅耳系数
    公式通过反射系数(( r ))和透射系数(( t )) 描述入射光、反射光、折射光的振幅关系:

    • 反射系数:反射光振幅与入射光振幅的比值(( r_s, r_p ))。
    • 透射系数:折射光振幅与入射光振幅的比值(( t_s, t_p ))。

公式表达式

假设光从介质1(折射率( n_1 ))入射到介质2(折射率( n_2 )),入射角为( theta_i ),折射角为( theta_t ),则:

  1. s偏振反射系数
    $$ r_s = frac{n_1 costheta_i - n_2 costheta_t}{n_1 costheta_i + n_2 costheta_t} $$

  2. p偏振反射系数
    $$ r_p = frac{n_2 costheta_i - n_1 costheta_t}{n_2 costheta_i + n_1 costheta_t} $$

  3. 透射系数(两种偏振)
    $$ t_s = frac{2n_1 costheta_i}{n_1 costheta_i + n_2 costheta_t}, quad t_p = frac{2n_1 costheta_i}{n_2 costheta_i + n_1 costheta_t} $$


物理意义

  1. 振幅变化
    反射和折射光的振幅取决于入射角、偏振态及两介质的折射率差。例如:

    • 当光从低折射率介质(如空气)进入高折射率介质(如玻璃)时,反射光可能发生相位反转。
    • 布儒斯特角(Brewster's Angle):当入射角满足( theta_i + theta_t = 90^circ ),p偏振光的反射系数( r_p = 0 ),即无反射(用于偏振片)。
  2. 能量守恒
    反射率(( R = |r| ))和透射率(( T = frac{n_2}{n_1} |t| ))满足( R + T = 1 )。


应用场景

  1. 光学薄膜设计
    通过多层介质膜的反射干涉控制光的透射/反射特性,如镜头镀膜减少反光。
  2. 全反射与光纤通信
    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反射率( R = 1 ),发生全反射(用于光纤传输)。
  3. 偏振现象分析
    解释自然界中水面反光的偏振现象,或设计偏振敏感器件。

公式推导依据

菲涅耳公式基于电磁场的边界条件(麦克斯韦方程组),要求电场和磁场的切向分量在界面处连续。通过匹配边界条件,可推导出反射和透射系数的表达式。

若需数学推导细节或具体应用案例,可进一步补充说明。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埃皮德明巴氏刺脂螨错误布置第四碳原子短缺帐户读出孔独断专行幅变夫腊加林敢于广告社归结定理癸基三氯矽烷果耳茨氏实验国有河流含氨樟脑洗液红核的甲锗酸静电屏蔽均匀分配定律乱捕脑受压倾斜应力丘脑综合征惹奈氏试验溶液混合槽入口猪尾管上移单元蛇葡萄素通用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