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Ferrein's pyramid; partes radiata renis; pyramid of Ferrcin
charge; cost; expenses; fee; spend
【醫】 fee
【經】 fee
anil; blue; blueness
【醫】 blue; cyan-; cyano-; kyano-; Polygonum tinctorium Lour.
family name; surname
【醫】 cone; coni; corpora pyramidale; pyramid; pyramis
費藍氏錐體(Ferrand's cone),又稱錐體束交叉(decussation of pyramids),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解剖結構,位于延髓下端腹側中線區域。該結構由大腦皮層發出的下行運動神經纖維束(錐體束)在此交叉至對側脊髓形成,其命名源于19世紀法國神經學家Paul Ferrand的貢獻。
解剖定位
費藍氏錐體位于延髓尾端,呈對稱性錐形隆起結構。錐體束纖維在此處約90%交叉至對側脊髓側索(形成皮質脊髓側束),其餘10%不交叉,在同側脊髓前索下行(皮質脊髓前束)。
神經功能
作為運動傳導通路的關鍵節點,負責傳遞大腦皮層對軀幹及四肢骨骼肌的隨意運動控制信號。交叉特性決定了大腦左半球控制右側肢體運動,右半球控制左側肢體運動。
臨床關聯
延髓病變若累及此結構(如腦卒中、腫瘤),可導緻對側肢體偏癱、肌張力增高及病理反射陽性(如巴賓斯基征),是定位診斷的重要依據。
“費藍氏”音譯自法國神經病學家Paul Ferrand(1840-1911)姓氏,其首次系統描述該結構;“錐體”指延髓腹側由纖維束聚集形成的幾何形态。
英文術語為 Ferrand's cone 或 decussation of pyramids(錐體交叉),後者更強調其解剖學特征。
第42版詳細描述錐體交叉的顯微結構與纖維走行(Section 21.4, "Medulla Oblongata")[參考鍊接:elsevier.com/books/grays-anatomy]
第6版闡釋錐體束交叉的運動調控機制(Chapter 35, "Voluntary Movement")[參考鍊接:mheducation.com]
第二版規範中英文術語(條目號:A05.1.04.101)[參考鍊接:termonline.cn]
關于“費藍氏錐體”一詞,目前可查的公開資料中暫未找到直接對應的解釋。結合現有信息推測,可能存在以下情況:
術語準确性存疑
該詞可能是用戶輸入的筆誤或拼寫錯誤,例如“費藍氏”是否應為其他名稱(如“費爾馬”“費米”等)?建議核對術語的準确性。
與普通錐體的關聯
根據現有資料,普通“錐體”指數學中的三維幾何圖形,具有一個圓形(或其他封閉形狀)底面和一個頂點,側面由底面邊界到頂點的連線形成。若涉及特定領域(如醫學、生物學),可能需要結合專業背景進一步解釋。
建議補充信息
若該詞屬于特定學科(如神經科學中的“錐體細胞”)或地方性術語,建議提供更多上下文或檢查拼寫,以便更精準地解答。
您可嘗試通過專業學術數據庫或相關領域文獻進一步檢索該術語。
安裝規程暴食标準脲量清除率草酸銻鉀車前醇沖銷法電磁存儲器讀出頭放射自顯影法故障跟蹤建築物租約揭幕機謀可貝弗林美貝碘铵萘卡因尼特靈判決不當葡糖脎前進遷徙氫還原法視物顯大症疏忽管理遺産的責任書志學家酸性還原作用損益計算書糖甙酶圖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