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Ferrein's pyramid; partes radiata renis; pyramid of Ferrcin
charge; cost; expenses; fee; spend
【医】 fee
【经】 fee
anil; blue; blueness
【医】 blue; cyan-; cyano-; kyano-; Polygonum tinctorium Lour.
family name; surname
【医】 cone; coni; corpora pyramidale; pyramid; pyramis
费蓝氏锥体(Ferrand's cone),又称锥体束交叉(decussation of pyramids),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解剖结构,位于延髓下端腹侧中线区域。该结构由大脑皮层发出的下行运动神经纤维束(锥体束)在此交叉至对侧脊髓形成,其命名源于19世纪法国神经学家Paul Ferrand的贡献。
解剖定位
费蓝氏锥体位于延髓尾端,呈对称性锥形隆起结构。锥体束纤维在此处约90%交叉至对侧脊髓侧索(形成皮质脊髓侧束),其余10%不交叉,在同侧脊髓前索下行(皮质脊髓前束)。
神经功能
作为运动传导通路的关键节点,负责传递大脑皮层对躯干及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控制信号。交叉特性决定了大脑左半球控制右侧肢体运动,右半球控制左侧肢体运动。
临床关联
延髓病变若累及此结构(如脑卒中、肿瘤),可导致对侧肢体偏瘫、肌张力增高及病理反射阳性(如巴宾斯基征),是定位诊断的重要依据。
“费蓝氏”音译自法国神经病学家Paul Ferrand(1840-1911)姓氏,其首次系统描述该结构;“锥体”指延髓腹侧由纤维束聚集形成的几何形态。
英文术语为 Ferrand's cone 或 decussation of pyramids(锥体交叉),后者更强调其解剖学特征。
第42版详细描述锥体交叉的显微结构与纤维走行(Section 21.4, "Medulla Oblongata")[参考链接:elsevier.com/books/grays-anatomy]
第6版阐释锥体束交叉的运动调控机制(Chapter 35, "Voluntary Movement")[参考链接:mheducation.com]
第二版规范中英文术语(条目号:A05.1.04.101)[参考链接:termonline.cn]
关于“费蓝氏锥体”一词,目前可查的公开资料中暂未找到直接对应的解释。结合现有信息推测,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术语准确性存疑
该词可能是用户输入的笔误或拼写错误,例如“费蓝氏”是否应为其他名称(如“费尔马”“费米”等)?建议核对术语的准确性。
与普通锥体的关联
根据现有资料,普通“锥体”指数学中的三维几何图形,具有一个圆形(或其他封闭形状)底面和一个顶点,侧面由底面边界到顶点的连线形成。若涉及特定领域(如医学、生物学),可能需要结合专业背景进一步解释。
建议补充信息
若该词属于特定学科(如神经科学中的“锥体细胞”)或地方性术语,建议提供更多上下文或检查拼写,以便更精准地解答。
您可尝试通过专业学术数据库或相关领域文献进一步检索该术语。
艾伦氏牙根钳阿那可汀报文结束符朝臣打印机列表动态重定位程序二联心律公式处理公司合并盈余骨样组织黄连素毁形的魂佳尖端技术碱式硬脂酸铝聚光的开放式电动机卡特尔法日氏角罗布逊氏点脉管炎美仑孕酮目测均匀性普鲁嘧唑人诺卡氏菌热性痛觉缺失神经压轧术视杯切迹榫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