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main bundle
【醫】 atrioventricular band; atrioventricular bundle; bundle of His
bundle of Stanley Kent; fasciculus atrioventricularis; Gaskell's bridge
His's band; Kent-His bundle; sinoventricular band; ventriculonector
【醫】 partes principalis
房室束主部(Main part of atrioventricular bundle)是心髒傳導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其英文術語在解剖學文獻中常表述為"main bundle of His"或"penetrating part of AV bundle"。該結構由德國病理學家Wilhelm His Jr.于1893年首次描述,屬于心髒電信號傳導的關鍵中轉站。
從解剖結構分析,房室束主部起始于房室結遠端,穿行于中心纖維體(cardiac skeleton)内,長約1-2厘米,直徑約2-3毫米。其細胞組成以浦肯野纖維(Purkinje fibers)為主,這些特化心肌細胞具有快速傳導電脈沖的能力,傳導速度可達2-4米/秒。
在生理功能層面,房室束主部承擔着将心房電激動延遲傳導至心室的重要作用。這種約0.1秒的傳導延遲通過房室結與主束部的協同作用實現,确保心房收縮完成後心室才開始收縮,從而優化心髒泵血效率。美國心髒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将其定義為"心髒節律調控的關鍵節點"。
臨床意義上,該部位的損傷會導緻房室傳導阻滞(AV block)。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數據,約30%的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滞病例源于房室束主部的器質性病變。心髒電生理檢查中,His束電圖(His bundle electrogram)正是通過記錄此部位的電位變化來診斷傳導系統疾病。
房室束主部(又稱希氏束主部)是心髒傳導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負責将電信號從心房傳遞到心室,确保心髒節律的協調性。以下從結構和功能兩方面綜合解釋:
位置與路徑
房室束主部起始于房室結前端,穿過心髒中心纖維體(右纖維三角),沿室間隔肌部與中心纖維體之間下行,最終在室間隔膜部下緣分為左、右束支。其長度約6.5-20mm,直徑1-4mm。
組織學特點
起始部由細小纖維束交織構成,逐漸合并為粗纖維,這種結構有利于電信號的快速傳導。細胞間通過閏盤連接,縫隙連接促進電沖動傳遞。
電信號傳導
作為心房與心室間的唯一電傳導通路,房室束主部将窦房結産生的電沖動延遲約0.1秒後傳遞至心室,确保心房收縮完成後心室再收縮,實現高效泵血。
節律協調
若主部受損(如房室傳導阻滞),會導緻心房與心室收縮不同步,引發心動過緩或暈厥等嚴重症狀。
房室束主部的病變(如缺血、纖維化)是心律失常的常見原因,心電圖可表現為PR間期延長或QRS波增寬。治療可能需植入心髒起搏器以恢複正常傳導。
總結來看,房室束主部既是心髒電生理活動的“橋梁”,也是維持正常心律的關鍵結構。如需更專業的醫學圖示或病例分析,建議查閱心髒解剖學專著或臨床指南。
寶利來攝影布坦本船舶注冊單層鱗狀上皮到岸價格加卸貨價定位變壓器的調整率杜佛内氏骨折法律優勢發作的非生殖性核外染色粒非直接火蒸汽鍋爐改裝救兵局部連通的聚右旋糖克制的拉伸比鬣蜥脈區内存階組戚格勒催化劑入口開關設備檢驗視網膜樣的石油添加劑數據元酸性原油蘇木浸膏特種鋼完全可歸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