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radioactive constant
emanate from; emit; radiate; ray; shed
【化】 emit; radiate; radiation
【醫】 actino-; radiate; radiation; radio-
constant; invariable
【計】 C
【化】 constant
【醫】 constant
【經】 constant
放射性常數(Radioactive Decay Constant)是核物理學中描述放射性核素自發衰變速率的核心參數,其定義為特定原子核在單位時間内發生衰變的概率。根據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聯合會(IUPAP)的定義,該常數用符號$lambda$表示,單位為每秒(s⁻¹),其數值大小與核素的穩定性直接相關。
在物理意義上,放射性常數與半衰期($T{1/2}$)的關系可通過以下公式表達: $$ T{1/2} = frac{ln 2}{lambda} $$ 這一公式表明,$lambda$越大,核素的衰變速率越快,半衰期越短。例如,碳-14的$lambda$值為$3.83 times 10^{-12}$ s⁻¹,對應的半衰期約為5730年。
實際應用中,放射性常數被廣泛用于地質年代測定(如碳定年法)、核醫學(如放射性藥物代謝研究)及環境輻射監測。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在核數據手冊中收錄了超過3000種核素的$lambda$實驗值,為相關領域提供基準參考。
放射性常數是描述放射性元素衰變速率的核心物理參數,其定義和關聯公式如下:
基本定義 放射性常數(λ,衰變常數)表示單位時間内單個原子核發生衰變的概率。它反映了核素的不穩定性程度,λ值越大,衰變速度越快。例如鈾、鐳等元素因原子核不穩定而具有顯著放射性。
數學表達式 衰變規律公式: $$ N(t) = N_0 e^{-lambda t} $$ 其中$N_0$為初始原子數,$N(t)$是經過時間$t$後的剩餘原子數。
關聯參數 • 半衰期關系式: $$ T_{1/2} = frac{ln 2}{lambda} approx frac{0.693}{lambda} $$ • 平均壽命公式: $$ tau = frac{1}{lambda} $$
實際應用 在核醫學中用于計算輻射劑量(如癌症放療劑量控制),環境監測時通過測量λ值判斷核污染程度。地質年代測定中,通過比較現存與初始核素比例計算岩石年齡。
注:當前搜索結果未直接提及該術語,以上綜合了放射性基礎概念與核物理常識的補充說明。具體數值需查閱權威核素數據表。
測量元件朝向運動大民主大三葉升麻店名東拼西湊多谷理論法定普通信托基金非水穩的寡頭航空責任保險鼾聲虹膜根部分離術堿性溶劑絕對測量滿屏幕梅紮諾黴素那可辛欠飽和流體起端腱膜社會衛生生育能力舌神經視雙甲醚苯比妥雙星形的素馨醛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