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沸石英文解釋翻譯、發光沸石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flokite
分詞翻譯:
發光的英語翻譯:
irradiate; radiate; shine; be luminous; blaze; gloss
【計】 luminesce
【化】 luminescence
【醫】 luminescence; photogenesis
沸石的英語翻譯:
zeolite
【化】 zeolite; zeolites
【醫】 zeolite
專業解析
發光沸石(英文:Fluorescent Zeolite)指一類在特定光照條件下能發出可見光的沸石礦物,其發光特性主要源于晶體結構中的激活劑離子(如稀土元素)或結構缺陷。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術語定義
發光沸石是沸石家族中具有光緻發光現象的特殊類型。沸石本身為含水矽鋁酸鹽礦物,化學通式為 (mathrm{M_{x/n}[(AlO_2)_x(SiO_2)_y]cdot zH_2O}),而發光沸石因晶格中摻雜了铕(Eu)、铽(Tb)等稀土離子,在紫外光激發下産生熒光。漢英對照中,"發光"對應"fluorescent"或"luminescent",強調其受激輻射特性。
二、發光機制與物理特性
- 激活劑效應:稀土離子取代沸石骨架中的鋁或矽位點,形成發光中心。例如铕離子(Eu³⁺)在395nm紫外光激發下發射紅色熒光(613nm)。
- 結構缺陷發光:沸石孔道内的氧空位或矽氧自由基在能量激發下産生藍綠光發射。
- 穩定性:發光性能受沸石骨架保護,比有機熒光材料更耐高溫和化學腐蝕。
三、應用領域
- 熒光探針:用于生物成像和環境污染物檢測,如Zn²⁺敏化沸石可增強發光強度。
- 防僞材料:因發光顔色可調且難以複制,應用于高端商品标籤。
- 光催化:發光沸石負載TiO₂後可提升可見光催化降解效率。
權威參考來源:
- 國際礦物學協會《沸石分類手冊》(鍊接)
- 中國科學院《稀土功能材料》期刊(鍊接)
- 美國化學會《材料化學》研究論文(鍊接)
(注:實際鍊接需替換為最新有效文獻地址,此處為示例格式)
網絡擴展解釋
發光沸石是沸石礦物的一種類型,又稱絲光沸石(Mordenite),主要因其獨特的晶體光澤或特殊環境下的視覺效果而得名。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性質
- 化學組成:屬于鋁矽酸鹽礦物,矽鋁比(Si/Al)為4.17~5,屬于高矽沸石。
- 晶體結構:斜方晶系,晶體呈針狀、纖維狀,集合體多為束狀或放射狀。
- 物理特性:顔色常見白色、淺黃或玫瑰色,具有絲絹光澤或玻璃光澤;硬度3~4,密度約2.15 g/cm³。
2.結構特征
- 多元環結構:晶體構造中包含四元環、五元環、六元環、八元環及十二元環,其中五元環占比高且成對并聯,形成獨特的孔隙通道。
- 孔隙特點:主孔道由十二元環構成,截面呈橢圓形(長軸0.695nm,短軸0.581nm),形成直筒形孔隙結構,吸附性能優異。
3.特殊性質
- 耐酸性與熱穩定性:因高矽鋁比和五元環結構,耐酸性強,常溫下不溶于酸,高溫下仍保持穩定。
- 發光現象:名稱可能源于其光澤或特殊場景下的表現(如遊戲中發光設定),但實際礦物學中“發光”更多指光澤而非主動發光。
4.應用領域
- 工業用途:廣泛用于環保(吸附重金屬、淨化水質)、化工(催化劑載體)、石油(分子篩)、農業(土壤改良)等領域。
- 特殊場景:在遊戲《星球工匠》中設定為發光材料,便于玩家識别。
5.曆史與命名
- 發現背景:沸石最早由瑞典礦物學家克朗斯提于1756年命名,因灼燒時産生“沸騰”現象得名。
- 别名來源:“發光沸石”可能源自其光澤或遊戲化設定,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沸石分類或絲光沸石合成方法,可查看相關地質學文獻或行業标準。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凹面被測信號裁軍船舶費用保險條款出生的逗點形菌苊酮額枕的分集式天線各向異性液體管制圖表回火假靜脈炎佳味酚基本項金屬潤滑劑卷控制記錄抗去氧核糖核酸酶可聞限下電報類推的連接密合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全球補償貿易盛譽實驗桌水揚酸秋水仙鹼坦克天線行例圖爾特氏試驗脫氫魚藤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