轭式修飾法的英文解釋翻譯、轭式修飾法的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zeugmatic
分詞翻譯:
轭的英語翻譯:
yoke
【醫】 juga; jugum; yoke; zygo-
式的英語翻譯:
ceremony; formula; model; pattern; ritual; style; type
【化】 expression
【醫】 F.; feature; formula; Ty.; type
修飾的英語翻譯:
decorate; embellish; ornament; adorn; beautify; bedeck; groom; modify; polish
【計】 cosmetics
【化】 modification
法的英語翻譯: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醫】 method
【經】 law
專業解析
轭式修飾法(Zeugma),是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其核心在于用一個詞(通常是動詞、形容詞或介詞)同時支配或修飾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或相當于名詞的成分),但該詞僅與其中一個名詞構成常規、合理的搭配,而與其他名詞的搭配在字面意義上顯得異常或不協調,從而産生簡潔、機智、幽默或諷刺的修辭效果。
從漢英詞典的角度來看,其含義可拆解如下:
-
核心特征(語法結構):
- 一詞多配: 一個中心詞(主導詞)同時與句中多個成分發生語法或語義上的關聯。
- 搭配異常: 這個中心詞與其中一個成分的搭配是常規的、符合邏輯的(字面意義),而與其他成分的搭配則是非常規的、字面上不協調的,需要依靠引申義、比喻義或語境來理解。
-
目的與效果(修辭功能):
- 簡潔凝練: 用一個詞代替了可能需要重複使用的多個詞,使語言更精煉。
- 機智幽默: 字面搭配的突兀性往往能産生出人意料的幽默或俏皮效果。
- 諷刺強調: 通過将不同性質的事物強行關聯,有時能産生諷刺或突出強調的效果。
- 引人注目: 這種不尋常的搭配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增強表達效果。
漢語角度分析:
- “轭”的意象: “轭”本指駕車時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用于連接牲口和車轅。在修辭學中,“轭式”形象地比喻一個詞像轭一樣同時“套住”了句中幾個不同的成分。
- 常見形式: 在漢語中,轭式修飾法常出現在動詞或介詞同時支配多個賓語,或者形容詞同時修飾多個名詞的情況下。
- 漢語示例:
- 動詞轭式: “他丢了 錢包和信心。” (“丢錢包”是字面搭配,“丢信心”是比喻搭配)。
- 介詞轭式: “她帶着憤怒 和手提包 離開了房間。” (“帶着憤怒”是抽象搭配,“帶着手提包”是具體搭配)。
- 形容詞轭式(較少見): “他度過了漫長 而痛苦 的夜晚。” (這裡“漫長”和“痛苦”都修飾“夜晚”,搭配都合理,更接近排比而非典型轭式。典型轭式要求搭配有明顯差異)。
英語角度分析 (Zeugma):
- 詞源: 源自希臘語 “zeugnynai”,意為 “to join” 或 “to yoke”,與中文“轭”的意象完全吻合。
- 定義: The use of a word to modify or govern two or more words usually in such a manner that it applies to each in a different sense or makes sense with only one.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 英語經典示例:
- “Helost his coat and his temper.” (丢失外套 - 字面; 發脾氣 - 比喻)。
- “Sheopened the door and her heart to the homeless man.” (開門 - 字面; 敞開心扉 - 比喻)。
- “... and hestole my heart and my wallet.” (偷心 - 比喻; 偷錢包 - 字面)。
- “The addictkicked the habit and then the bucket.” (戒掉習慣 - 俚語; 死掉 - 俚語/幽默)。
- “Hecarried a strobe light and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lives of his men.” (攜帶閃光燈 - 字面; 肩負責任 - 比喻)。
轭式修飾法是一種巧妙利用詞語多義性或搭配張力來實現特殊修辭效果的技巧。它要求一個主導詞(動詞、形容詞、介詞)同時與多個成分搭配,但這些搭配在性質上(字面/比喻、具體/抽象、物理/情感)存在顯著差異,這種差異正是其産生精煉、機智、幽默或諷刺效果的關鍵所在。理解“轭”(yoke)的意象有助于把握其核心特征:一個詞像轭一樣連接着多個不同的“夥伴”。
參考資料:
- 陳望道. 《修辭學發凡》.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國現代修辭學奠基作,對漢語辭格有系統論述)。
- “Zeugma - Definition and Examples.” Literary Devices. (權威文學術語網站提供定義和例子)。
- “Zeugma.”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權威詞典提供詞源和定義)。
- 王希傑. 《漢語修辭學》. 商務印書館. (系統介紹漢語修辭手法,包含轭式等辭格分析)。
- “Figures of Speech: Zeugma.” Silva Rhetoricae (The Forest of Rhetoric). (古典修辭學線上資源,提供詳細解釋和分類)。
網絡擴展解釋
轭式修飾法(Zeugma)是一種修辭手法,指用一個詞(通常為動詞、形容詞或介詞)同時修飾或支配兩個或多個名詞,但其中隻有一個是合乎邏輯的搭配,其他搭配則通過語義延伸産生特殊效果。其核心特點是“一詞多用”,通過打破常規搭配形成語言張力,增強表達的新穎性和感染力。
主要特點及表現
-
結構形式
通常采用“A + B + C”的句式,例如動詞同時支配兩個賓語(如的例句:She opened the door and her heart),或形容詞同時修飾兩個名詞。其中,第一個搭配多為字面意義,第二個搭配則通過引申或隱喻實現。
-
語義邏輯
表面看似不合邏輯的搭配,實則通過上下文關聯實現意義的統一。例如的經典例句:He lost his coat and his temper.(他丢了外套,也發了脾氣),動詞“lost”分别與“coat”(具體)和“temper”(抽象)搭配,後者通過語義延伸産生幽默效果。
-
修辭效果
- 簡潔凝練:通過一詞多用壓縮句式,如的例句:wage war and peace(進行戰争與和平)替代常規表達。
- 幽默或諷刺:通過突兀的搭配引發聯想,如提到的例子:kill the boys and the luggage(殺死男孩并毀掉行李)。
- 強調對比:将具體與抽象并列,如漢語拈連句“挖水挖到貧窮與疾病”。
與漢語修辭的關聯
轭式修飾法在漢語中對應“拈連”修辭,兩者均通過詞語的非常規搭配實現表達效果(如、9所示)。區别在于英語Zeugma更依賴語法結構,而漢語拈連側重語義連貫性。
典型分類
根據的分類,轭式搭配可分為:
- 動詞支配型:如She dropped a tear and her handkerchief.
- 形容詞修飾型:如with weeping eyes and hearts
- 介詞關聯型:如through light and darkness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翻譯技巧或英漢對比案例,可參考、7、8等來源中的詳細分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殘波常壓爐産後陣痛成批出售齒軌鐵路醋酸絲代議制彈子大型數據處理機定常系統頂撞福-勒二氏法鈣鈉磷肥膈神經壓軋術廣義柯爾莫戈洛夫複雜度厚壁纖維火管鍋爐交替不歸零制緊縮措施菊油可見拷貝慢性主動脈髂動脈梗阻普遍浮動普雷克斯流程啟動數據傳送切造車間契據的見證人雙嗎啉胺水銀狀的索引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