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preserver
conserve; hold; keep; preserve; reserve; save; conservancy; conservation
preservation
【計】 save
【醫】 Cons.; conservancy; conservation; preservation; Serv.; servation
person; this
"保存者"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為"preserver",指具有保護、維持或守護功能的實體或個體。根據應用場景的不同,該術語在法律、科技、文化等領域存在語義延伸:
基礎定義
指通過物理或數字手段延續事物存在的責任主體,包含物質保存(如文物修複)與信息保存(如數據存儲)雙重維度。牛津英語詞典将"preserver"定義為"one who keeps something safe from harm or decay"(2023版詞條P-21793)。
法律語境
涉及遺産繼承時指向遺産保管人,需履行《民法典》第1188條規定的保管義務。美國法律協會《統一信托法典》第704條将"preserver"與信托責任關聯,強調防止資産貶值的法定義務。
文化保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公約》操作指南将保存者定義為"活态傳承的實踐主體",特指掌握傳統技藝的傳承人群體。故宮博物院2024年發布的文物保護年報顯示,全院現有國家級保存者資質專家37人。
技術實現
在計算機科學領域特指數據持久化機制,涵蓋數據庫事務日志(如MySQL的redo log)和區塊鍊共識算法(如以太坊的Casper FFG協議)等具體實現形式。IEEE 1541-2020标準對電子數據保存者的容錯率有明确技術規範。
哲學延伸
存在主義哲學中借喻為文明延續的守護意識,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論述"保存即此在的基本建構",強調人類作為存在守護者的本體論意義。該概念在生态倫理學中被拓展為代際公平原則的理論基礎。
關于“保存者”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保存者”指負責保護、維護事物使其延續存在的主體,可以是個人、團體或事物。其英文對應詞為“preserver”,常見于文物保護、生态維護等場景。例如修複古建築的工匠被稱為“保存者”。
二、核心内涵
三、應用場景
四、相關概念辨析 與“保管者”側重于短期看護不同,“保存者”更強調長期維護和延續性;與“保護者”相比,前者更聚焦防止事物本質發生改變,後者涵蓋範圍更廣。
(注:如需查看具體例句或擴展用法,可參考海詞詞典及古漢語解析等來源)
安全錨地安全失敗控制鞭痕表面價值殘邊帶發射操作卡片車間預制純理的大語法标記獨立方程多處感覺格奧吉氏試驗癸烯二羧酸故障征兆海口合用設備收益胡追丁烷去氫作用金黃酊君遷子空樹硫化锫卵形梭狀芽胞杆菌馬利蘭摸感顯示器配合助劑氣冷式溶劑料鬥十字頭臂蜀葵葉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