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瀝青(dì lì qīng)是天然形成的烴類混合物,主要成分為瀝青質與礦物油的結合體,在地質學與工程領域具有重要應用。根據《牛津漢英大辭典》定義,其英文對應詞為"native asphalt"或"natural bitumen",特指未經加工的天然瀝青。
從技術标準角度,ASTM D8-19将其描述為"天然存在的半固态石油衍生物,含60-75%瀝青質,可溶于二硫化碳"。該物質常出現于石灰岩層或砂岩孔隙中,全球主要礦床分布于特立尼達、委内瑞拉及中國新疆克拉瑪依地區。
工程應用方面,中國《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範》(JTG F40-2004)指出,地瀝青經加工後可作為道路鋪裝材料,針入度指标控制在40-60(0.1mm)時具有最佳抗車轍性能。其軟化點通常介于48-56℃之間,計算公式為: $$ T{R&B} = frac{5}{9}(T{環球法} - 32) + 17.8 $$ 該公式源自石油工業标準SY/T 0526-2019。
在地質學領域,《中國大百科全書·地質卷》記載地瀝青形成于中新世地層,是原油在50-80℃溫度條件下經生物降解作用的産物。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23年報告顯示,全球已探明天然瀝青儲量約550億噸,其中加拿大油砂占儲量的82%。
地瀝青是一種有機化合物的混合物,俗稱瀝青或臭油,其含義和特性可綜合如下:
地瀝青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黑色黏稠物質,主要成分為碳氫化合物,可溶于松節油或石油。它常被稱為“臭油”,因其揮發性物質帶有特殊氣味。
地瀝青的英文翻譯包括 asphalt、bitumen 或 mineral pitch,具體術語根據使用場景有所不同。
部分資料提到地瀝青可能存在“其他釋義”,但實際均指向同一物質的不同應用描述,無本質差異。
如需進一步了解瀝青分類(如石油瀝青、天然瀝青)或具體工業标準,可參考化工或交通領域專業文獻。
鞭毛期扁枝烯殘次品修複訂單摻雜物成淋巴細胞增多持觀望态度吹風道磁盤常駐實用程式德位菲爾德氏蘇木精染劑頂峰窦房的肥粒體負的腹下區合營企業收益活性鋁土開立公司帳簿卡雷氏試驗樂隊指揮硫銻礦膿腫性唇炎皮區蠕變流度色博色識别标記時序邏輯元件瞬時冒險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外陰閉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