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Dixon's test method
gram; gramme; overcome; restrain
【醫】 G.; Gm.; gram; gramme
loose; looseness; not hard up; pine; relax; soft
【醫】 pine; slake
check up; examine; inspect; proof; prove
【計】 CH; checkout; V; verify; verify check; verifying
【化】 checking; examine
【醫】 analysis; coroner's inquest; docimasia
【經】 inspection; monitoring; proof; test; verification; verify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醫】 method
【經】 law
狄克松檢驗法(Dixon's Q Test)是一種用于檢測數據集中是否存在異常值(Outlier)的統計方法。該方法由統計學家 Wilfrid Joseph Dixon 提出,適用于小樣本數據集(通常樣本量 n ≤ 10)。其核心思想是通過計算特定數據點與其鄰近值的差距與整個數據極差的比值,來判斷該點是否為異常值。
數據排序
将待檢測的數據集按升序排列:( x{(1)} leq x{(2)} leq ldots leq x_{(n)} )。
計算檢驗統計量 Q
根據樣本量 n 和可疑異常值的位置(最小值或最大值),選擇對應的計算公式:
$$ Q = frac{x
{(2)} - x{(1)}}{x{(n)} - x_{(1)}} $$$$ Q = frac{x
{(n)} - x{(n-1)}}{x{(n)} - x{(1)}} $$其他樣本量下可能使用不同鄰近點(如 ( x
{(3)} ) 或 ( x_{(n-2)} )),需參考标準臨界值表選擇公式。判定異常值
将計算得到的 Q 值與狄克松檢驗臨界值表(Dixon's Q Table)中的阈值比較。若 Q > 臨界值(通常取顯著性水平 α=0.05),則拒絕原假設,判定該數據點為異常值。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
狄克松檢驗法 | Dixon's Q Test |
異常值 | Outlier |
檢驗統計量 | Test statistic (Q) |
臨界值表 | Critical value table |
顯著性水平 | Significance level (α) |
注:臨界值表示例(α=0.05):
n | Q臨界值 |
---|---|
3 | 0.970 |
5 | 0.710 |
8 | 0.554 |
10 | 0.477 |
來源:NIST/SEMATECH e-Handbook of Statistical Methods。
狄克松檢驗法(Dixon's test method)是一種用于檢測和剔除數據中離群值的統計方法,適用于小樣本數據的一緻性檢驗。其核心是通過構造統計量并與臨界值對比,判斷是否存在可疑異常值。以下是具體說明:
狄克松檢驗法由Dixon于1950年提出,主要用于處理正态分布數據中的粗大誤差。它通過将測量值按大小排序後,計算特定順序差的比值(Q值),并與臨界值表比較,從而判斷是否需要剔除異常值。該方法無需預先計算均值和标準差,適合樣本容量較小的情況(通常n≤30)。
假設某實驗測得數據:5.2, 5.3, 5.7, 6.0, 6.5(n=5)。若懷疑最小值5.2異常,計算Q值: $$ Q = frac{5.3 - 5.2}{6.5 - 5.2} = frac{0.1}{1.3} approx 0.077 $$ 查表得α=0.05時臨界值為0.642,因Q值小于臨界值,故5.2不視為異常值。
狄克松檢驗法是一種簡便高效的離群值檢測工具,廣泛應用于實驗室數據分析和質量控制領域。
奧昔卡因半經驗計算半圓形屋頂變址寄存器稠糊膽鹼脫氫酶得電解鉛白電影放映機多相電功率富于原生質的共同收益鬼臼屬虹虹膜的回卷堿性平爐寬葉熏衣草油離心式分子蒸餾設備輪子美中不足木工銑床扭虧為盈全權委員潤滑劑之整體熔點散射噪聲神經原性肢端骨質溶解時序機昙花一現托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