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遞歸下降分析程式英文解釋翻譯、遞歸下降分析程式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recursive descent parser

分詞翻譯:

遞歸的英語翻譯:

【計】 recursion; recurssion

下降的英語翻譯:

go down; come down; decline; descend; drop; fall; gravitate; plunge
degression
【醫】 descensus; descent
【經】 decline; slump

分析程式的英語翻譯:

【計】 analysis program; parser program; parser table; parsing program
routine analyzer

專業解析

遞歸下降分析程式(Recursive Descent Parser)是一種基于上下文無關文法的自頂向下語法分析方法。其核心思想是為文法中的每個非終結符編寫一個對應的遞歸函數,通過函數間的相互調用來模拟推導過程,逐步“下降”地分析輸入符號串是否符合語法規則。以下從漢英詞典與技術原理角度詳細解釋:


一、術語解析(漢英對照)

  1. 遞歸(Recursion)

    指函數直接或間接調用自身的過程。在語法分析中,每個非終結符對應的函數可能調用其他非終結符的函數,形成遞歸調用鍊。

    示例:表達式解析中,expr 函數可能調用 term,而 term 又可能再次調用 expr

  2. 下降(Descent)

    體現自頂向下的分析方向:從文法的起始符號(如程式根節點)開始,逐步向葉子節點(終結符)展開,構建語法樹。

  3. 分析程式(Parser)

    編譯器/解釋器的組成部分,負責檢查源代碼結構是否符合語法規則,并生成抽象語法樹(AST)。


二、核心工作原理

  1. 函數映射規則

    每個非終結符(如 ETF)對應一個解析函數:

    • E 處理表達式 → 可能調用 T(項)和 E'(表達式後綴)
    • T 處理項 → 調用 F(因子)和 T'(項後綴)
    • F 處理因子 → 匹配數字、标識符或 (E)
  2. 匹配與回溯

    函數嘗試匹配當前輸入符號與預期終結符:

    • 若匹配成功,消耗該符號并推進輸入流;
    • 若失敗,可能回溯(需文法無左遞歸)或報錯。
  3. 文法約束

    需滿足LL(k) 特性(向前查看 k 個符號确定産生式),避免左遞歸導緻無限循環。例如:

    原始左遞歸文法:

    $$E → E + T mid T$$

    需改寫為右遞歸:

    $$E → T E'$$

    $$E' → + T E' mid epsilon$$


三、典型應用場景

  1. 手工編寫編譯器

    如早期 Pascal 編譯器,通過直接編碼實現高效控制。

    來源:Aho et al., "Compilers: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Tools" (龍書), 2007.

  2. 配置驅動工具

    JavaCC、ANTLR 等生成器支持遞歸下降變體,自動生成解析代碼。

    來源:ANTLR 官方文檔


四、優缺點分析

優勢 局限
代碼直觀易調試,與文法規則直接對應 僅適用于 LL(k) 文法
無需顯式構建語法分析表 需手動處理左遞歸和回溯
易于集成語義動作(如類型檢查) 錯誤恢複機制較複雜

五、實例演示(算術表達式)

def expr:
term
while lookahead == '+':
match('+')
term

def term: factor while lookahead == '': match('') factor

def factor: if lookahead.isdigit: match(lookahead) elif lookahead == '(': match('(') expr match(')') else: raise SyntaxError

輸入 `2(3+4)時,函數調用順序:expr → term → factor → expr → ...`*


權威參考來源

  1. Aho, Lam, et al. Compilers: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Tools (2nd ed.), Pearson, 2007.
  2. Parr, T. The Definitive ANTLR 4 Reference, Pragmatic Bookshelf, 2013.
  3. Recursive Descent Parsing, GeeksforGeeks.

網絡擴展解釋

遞歸下降分析程式(Recursive Descent Parser)是編譯原理中一種基于自頂向下語法分析的方法,通過遞歸調用函數來實現對輸入符號串的解析。其核心思想是将語法規則中的每個非終結符(如表達式、語句等)對應到一個獨立的遞歸函數,通過函數調用的層級關系逐步分解語法結構,最終完成語法分析。


核心特點與原理

  1. 自頂向下分析
    從語法的最高層級(如“程式”或“語句”)開始,逐步向下分解為子結構(如“表達式”“運算符”等),直到匹配具體的終結符(如數字、标識符)。

  2. 遞歸函數設計
    每個非終結符對應一個函數。例如:

    • 解析算術表達式時,可能有 parseExpression()parseTerm()parseFactor() 等函數,分别處理不同層級的語法規則。
    • 函數内部根據當前輸入的符號選擇不同的産生式(語法規則分支),并遞歸調用其他函數。
  3. 預測分析
    通常需要預讀一個或多個符號(稱為LL(1)或LL(k)文法),以确定下一步調用的函數分支,避免回溯。


工作流程示例

以解析簡單算術表達式 3 + 5 * 2 為例:

  1. parseExpression() 調用 parseTerm() 解析第一個項(3)。
  2. 發現運算符 +,繼續調用 parseTerm() 解析右側的 5 * 2
  3. parseTerm() 内部調用 parseFactor() 解析 5,發現 * 後遞歸調用自身解析 2,最終組合為乘法表達式。

優缺點分析


典型應用場景

  1. 編程語言編譯器
    如早期的C編譯器(GCC的部分組件)、Java解析器等。
  2. 配置文件解析
    如JSON、XML解析器的簡易實現。
  3. 領域特定語言(DSL)
    自定義語法規則的解析工具。

遞歸下降分析程式通過遞歸函數模拟語法規則的層級結構,是手動實現語法分析器的常用方法。盡管其效率和對文法的限制使其在大規模工業場景中逐漸被自動化工具(如Yacc/Bison)取代,但其直觀性和靈活性仍使其在教學和小型項目中廣泛應用。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半俯卧位繃紮法參加協約的國家腸蟲成本同等差純汽油組分辛烷值蛋白質變性作用蛋酒滴定分析的多順反子信使分區數據集輻射室複數乘法後備勞動力幻象的接地層局部無源媒體菌苗源控制電位庫侖滴定鄰位酸鄰域前界反應鉗形渡口乳糜水樣的三芯電纜掃描孔深部結紮器碳構型通用産品代碼僞掃描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