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大衆傳播英文解釋翻譯、大衆傳播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public communication

相關詞條:

1.masscommunication  2.massmedia  

例句:

  1. 最新的進展情況已向大衆傳播媒介發表。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have just been released to the media.
  2. 現在大衆傳播媒介有很大的力量。
    The media have a lot of power today.
  3. 婚禮得到大衆傳播媒介的廣泛報道。
    The wedding got massive media coverage.
  4. 所修課程:大衆傳播史,88分;中國傳播史,92分;媒體研究,90分;輿論學,92分;概念分析,88分;内容分析,90分;廣告學,92分;新媒體方法,94分。
    Courses completed: Hist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88; China's communication history, 92; Media research, 90; Public opinion, 92; Conceptual analysis, 88; Content analysis, 90; Advertising, 92; New media technology, 94.
  5. 1986年至1987年,我教過英語培訓班,學員來自外貿和大衆傳播單位。
    From1986 to1987 I was teaching English training courses for student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mass communication.

分詞翻譯:

大的英語翻譯:

big; great; large
【醫】 macro-; magnum; makro-; megalo-

衆的英語翻譯:

crowd; many; numerous

傳播的英語翻譯:

promulgate; propagate; diffuse; disperse; disseminate; monger; radiate; spread
transmit
【醫】 phoro-; propagate; propagation; transmission
【經】 circulation

專業解析

大衆傳播(Mass Communication)指通過媒介技術向廣泛且分散的受衆傳遞信息的社會化過程,其核心特征是信息生産标準化、傳播渠道工業化及受衆接收規模化。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該詞對應英文術語"mass communication",《牛津英語詞典》将其定義為"通過印刷、廣播或數字媒體向大量人群傳播信息的行為"(來源: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該概念包含三個核心要素:

  1. 制度化生産:專業機構(如報社、電視台)按照固定流程制作内容
  2. 技術依賴性:依托印刷機、無線電波或互聯網等物質載體實現信息擴散
  3. 匿名受衆:信息接收者具有地域分散性和社會異質性特征,傳播者無法預判個體反饋

從社會功能維度,傳播學者威爾伯·施拉姆在《大衆傳播學》中指出其具備環境監測(如新聞報道)、文化傳承(如紀錄片)、社會協調(如公共廣告)三大基礎功能(來源:Schramm's Mass Media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拉斯韋爾的5W模式則進一步揭示其線性傳播特征: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

技術演變層面,大衆傳播曆經四個階段:

當前學界普遍采用麥奎爾的"媒介化社會"理論框架,強調大衆傳播已滲透至政治決策、經濟運作和文化建構的全領域(來源: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羅傑斯的創新擴散研究證實,新技術采納速度與大衆媒介覆蓋率呈顯著正相關(來源:Rogers'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網絡擴展解釋

大衆傳播是傳播學中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定義和特點可綜合如下:

一、定義

大衆傳播指專業化的媒介組織通過報紙、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媒介,利用文字、圖像、聲音等技術手段,向不特定多數受衆進行大規模信息生産和傳播的過程。其本質是制度化、系統化的社會信息傳遞活動。

二、核心特點

  1. 傳播主體專業化:由具備産業化能力的專業機構(如報社、電視台)主導。
  2. 技術手段先進:依賴印刷、電子、數字等技術實現信息複制與擴散。
  3. 受衆廣泛且匿名:面向社會一般大衆,接收者具有分散性和不确定性。
  4. 單向性為主:傳統模式下信息流動多為“傳播者→受衆”單向傳遞,但新媒體技術正在改變這一特性。

三、主要功能

根據拉斯韋爾理論,大衆傳播具有三大社會功能:

四、媒介形式

包括但不限于:

五、社會影響

作為現代社會主要信息渠道,它既是國家治理工具,也是文化娛樂載體,但可能引發“麻醉效應”——過度依賴媒介信息導緻公衆行動力下降。

如需更深入的功能分析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傳播學教程》等權威教材(來源:、2、8)。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按區記錄安裝圖保留自然環境面貌的地區變質性利尿劑别藻藍蛋白查帳筆記醋酸銅鬥争防盜放射線療法反饋解碼功能字段核結合能紅度計虹膜肌滑動釘住科圖尼約氏管栗色棒狀杆菌流量測量離子水合作用木工搪床泥煤确定養老金繳納方案仍在繼續的火災三硒化二銻商店速記文字索引建立拓撲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