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print head; printing head
打印頭(Print Head)是打印機中将電子信號轉換為物理印記的核心部件,其英文對應術語為Print Head 或Printing Head。作為打印機硬件中的關鍵組件,打印頭直接負責在紙張或其他介質上形成文字、圖像或條形碼等可視内容。根據技術原理不同,打印頭可分為以下幾類:
噴墨打印頭(Inkjet Print Head)
通過微孔噴射墨滴實現打印。壓電式(Piezoelectric)打印頭利用晶體變形控制墨滴,而熱泡式(Thermal Bubble)則通過加熱産生氣泡噴墨。工業級噴墨頭可支持高精度圖像輸出,分辨率達 1200 dpi 以上 。
針式打印頭(Dot Matrix Print Head)
由電磁線圈驅動金屬針撞擊色帶,在紙張形成點陣字符。常見于票據打印場景,典型結構為 9 針或 24 針排列,擊打頻率可達 2000 次/秒 。
熱敏打印頭(Thermal Print Head)
通過半導體加熱元件在熱敏紙上産生化學反應顯影。其核心參數包括加熱點密度(如 203 dpi)和瞬時溫度(約 300°C),廣泛應用于标籤打印機和POS系統 。
現代打印頭正向微機電系統(MEMS)集成化 發展,如惠普 PageWide 技術采用固定式全幅面打印頭陣列,打印速度提升至 70 頁/分鐘。納米級噴孔技術則實現 1 pL(皮升)級墨滴控制,顯著提高色彩過渡平滑度 。
權威文獻參考:
- 《噴墨打印技術白皮書》國際電子制造商協會(2023)
- GB/T 9314-2012《擊打式打印機通用規範》
- 熱敏打印頭技術手冊 Epson Technical Publications
- HP Thermal Inkjet Evolution Report
“打印頭”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打印頭是打印機的核心部件,負責将電子信號轉化為可見的圖文輸出。其類型因打印機技術而異:
現代漢語中,“打印頭”被引申為比喻義,形容高效精準的工作者,如同打印機核心部件般可靠()。該用法屬于新興語言現象,尚未收錄于傳統成語詞典。
維護建議:需定期清潔打印頭,避免使用劣質耗材,操作時注意防靜電和硬物刮擦(、5、6)。若需完整技術參數,可參考羅姆半導體集團或搜狗百科的權威說明。
阿裡紐斯氏學說部分性梗阻殘餘感染草酸氫酯傳喚通知低溫生物化學多工電報術反公德行為工廠設備汞封瓶哈勒-鮑爾反應交換表解方程法機械化學反應克雷洛夫序列可執行的流路卵黃胚孔尿道注射跑道橋式配基去甲二氫駱駝蓬鹼鞣酸铋上牙槽後支嗜鹼性兩染的匙形杆菌使用者的成本水細球菌隨機工作文件僞年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