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lyrate
【機】 big end
feather; plume
【醫】 pinna
crack; rend; split
【醫】 cleavage; cleft; crena; crenae; diastem; diastema; fissura; fissure
gap; rictus; rima; rimae; schistasis; schisto-; schizo-
大頭羽裂是植物形态學中的專業術語,指葉片分裂形式的一種特殊類型,其特點是頂端裂片顯著大于側生裂片,整體呈現羽毛狀排列的深裂結構。該術語在漢英詞典中常對應為"lyrate-pinnatifid",源自希臘語"lyra"(豎琴)與拉丁語"pinnatifidus"(羽狀分裂)的組合。
從植物解剖學角度分析,大頭羽裂葉片包含三個核心特征:
該形态特征常見于十字花科植物,如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的基生葉,其發育過程受PIN1蛋白極性運輸調控,這一分子機制已獲《植物細胞》期刊實驗證實。在園藝學應用中,大頭羽裂指數(=頂裂片面積/葉總面積×100)被用作栽培品種鑒定的重要參數,北京林業大學2023年發布的《觀賞植物形态圖譜》收錄了17個具有此特征的園藝變種。
需注意該術語與近似概念的區别:相較于普通羽裂(pinnatifid),大頭羽裂頂裂片寬長比≥1.2;相較于琴狀羽裂(lyrate),其側裂片發育更完整且排列更緊密。美國密蘇裡植物園線上标本庫收錄的2,300餘份大頭羽裂植物标本中,83%屬于溫帶分布物種。
“大頭羽裂的”是植物學中描述葉片分裂形态的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指葉片分裂時,頂端的裂片(即“大頭”)明顯較大,向下逐漸變小,整體呈倒向羽狀排列的形态特征。這種分裂方式常見于菊科等植物的基生葉,如菊苣的葉片。
2. 形态特征
3. 英文對應 該術語對應的英文翻譯為lyrate,源自拉丁語“lyratus”(意為豎琴形),形容葉片分裂後類似豎琴弦的排列方式。
注:該詞與醫學中“龜頭開裂”等表述無關,後者屬于生理病理現象。在植物學文獻中需注意區分語境。
不法幹擾行為不消化糞程式部分充分的證據沖入的電載丁二酰膽堿氯化物耳裂複制文件工程輔助設備骨盆腹膜後間隙黑氧化鐵回路天線己胺進料罐脊髓空洞症絕熱方程式絕熱溫度上升颏克洛凱氏韌帶硫酸二酰氨皮帶輪且壬酰胺滲實測手指長短不均的豎挑開微力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