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英文解釋翻譯、電視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television; TV
【計】 TV
相關詞條:
1.electricvision 2.teevee 3.photovision 4.radiovisor 5.tele 6.telopsis 7.telly 8.video 9.airwave 10.radiovision 11.telvision 12.smallscreen 13.radiotelevision
例句:
- 你知道美國的三大電視網嗎?
Do you know the three USA television networks?
- 電視上對這件事報道很少。
The television coverage of the event was rather sparse.
- 我真希望我們能夠看到更多新的電視節目,而不是翻來覆去的那幾個老節目。
I wish we could see more new programmes on television, not repeats all the time.
- 電視機設定在10點鐘自動打開。
The video is programmed to switch on at ten o'clock.
- 他們看着電視裡的快步舞并且試圖模仿。
They watched jig on TV and tried to imitate.
- 電視正在播放一個關于艾滋病的節目。
There is a TV show about AIDS on right now.
- 你能相信我隻花了25美元就買了一台電視嗎?
Can you believe that I bought a TV for $25?
- 今天晚上的電視有一個有趣的節目。
There is an interesting program on television tonight.
分詞翻譯:
電的英語翻譯:
electricity
【計】 telewriting
【化】 electricity
【醫】 Elec.; electricity; electro-; galvano-
視的英語翻譯:
inspect; look at; regard; watch
【醫】 opto-; vision; visus
專業解析
電視(diànshì)的漢英詞典釋義與解析
一、核心釋義
-
名詞(設備):指通過電子信號接收并播放動态圖像與聲音的裝置,英文對應television (TV),特指電視機硬件設備。
例句:客廳的電視正在播放新聞。
The television in the living room is broadcasting news.
-
名詞(内容/媒介):泛指電視節目或電視廣播行業,英文為television(涵蓋内容與傳播系統)。
例句:她從事電視行業十年。
She has worked in television for ten years.
二、技術原理延伸
電視通過以下流程實現信號傳輸:
- 信號采集:攝像機将光學影像轉換為電信號;
- 信號傳輸:通過有線/無線網絡傳送至接收終端;
- 信號解碼:電視機解碼并還原為圖像與聲音(早期為陰極射線管顯像,現代多為液晶/LED顯示)。
三、現代形态演進
- 傳統電視(Analog TV):依賴模拟信號傳輸,已逐步淘汰。
- 數字電視(Digital TV):采用數字壓縮技術,提升畫質與抗幹擾能力(如DTMB、ATSC标準)。
- 智能電視(Smart TV):集成操作系統,支持流媒體、網絡交互功能(如Android TV、webOS)。
四、權威來源參考
- 《牛津漢英詞典》 定義電視為"電子視聽信號接收設備",強調其信號解碼核心功能。
來源:Oxford Languages
- 《韋氏詞典》 指出"television"源自希臘語 tele(遠距離)與拉丁語 visio(視覺),體現"遠距離可視"技術本質。
來源:Merriam-Webster
- BBC技術百科 詳述數字電視信號從編碼到顯示的完整流程。
來源:BBC Technology
五、文化與社會影響
作為20世紀核心發明,電視重塑了信息傳播模式(如實時新聞、體育賽事直播),并推動大衆娛樂形态變革(電視劇、綜藝節目)。世界電視日(11月21日)由聯合國設立,以認可其全球文化聯結作用。
網絡擴展解釋
“電視”是一個複合詞,由“電”和“視”組成,指通過電子技術傳輸動态圖像和聲音的媒介或設備。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核心概念
電視(Television)是一種将光學影像轉換為電子信號,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傳輸,并在接收端還原為視覺和聽覺内容的技術系統。它既是播放節目的終端設備(如電視機),也指整套信息傳播體系。
曆史發展
- 早期探索(19世紀末-1920年):基于機械掃描原理的實驗裝置出現,如德國保羅·尼普科夫的“尼普科夫盤”。
- 電子電視誕生(1920-1930年代):菲洛·法恩斯沃斯和弗拉基米爾·佐利金分别發明電子掃描系統,取代機械裝置未搜索到相關網頁。
- 普及與升級(1950-2000年):彩色電視(1950年代)、遙控器(1955年)、衛星電視(1962年)逐步推廣,21世紀初數字電視取代模拟信號。
技術原理
- 信號采集:攝像機将光學影像分解為像素并轉換為電信號。
- 信號傳輸:通過無線電波、電纜或網絡發送編碼後的音視頻數據。
- 信號還原:接收端(電視機)解碼信號,通過顯像技術(如LCD、OLED)重組圖像,同步播放聲音。
社會影響
- 文化傳播:打破地域限制,成為大衆獲取新聞、娛樂和教育的主要渠道。
- 生活方式:重塑家庭娛樂模式,催生“黃金時段”“電視劇”等文化現象。
- 經濟驅動:廣告業、影視産業與電視技術發展相互促進,形成龐大産業鍊。
現代形态
- 顯示技術:從CRT顯像管發展到超薄4K/8K高清屏幕。
- 智能化:搭載操作系統(如Android TV),支持流媒體(Netflix)、互動應用和物聯網控制。
- 傳播方式:從傳統廣播轉向IPTV、網絡電視(如YouTube TV)等多元化傳輸。
隨着技術進步,電視正從單向傳播工具演變為智能家庭中樞,但其核心功能——跨越時空的信息共享與視覺叙事——始終未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氨苯酞胺标點字符參考頁穿透效應低級債券斷奶腹洩二苯并[cd,jk]芘法律上的沖突分解蒸餾鼓膜臍或有年金減速電極接受抗辯記名提單經閉的經記人九點公式巨細胞性結核節可追溯的成本空閑池描述語言前置寄存器氣腹術氫氟鍺酸賽吸磷殺價者雙體的樹狀修剪數字原子符號絲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