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電腦輸入打孔英文解釋翻譯、電腦輸入打孔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電】 computer entry punch

分詞翻譯:

電腦的英語翻譯:

computer
【計】 robot brain
【經】 accounting machine; computer; electronic computer

輸入的英語翻譯:

import; input; introduce
【計】 CI; enter; entering; in-fan; input; inputting; load line; typing-in
【化】 input
【醫】 importation; infusion; intromission
【經】 import

打孔的英語翻譯:

stiletto
【計】 slotting

專業解析

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電腦輸入打孔”指早期計算機系統中,通過物理打孔設備(如打孔機)在特定介質(如紙帶或卡片)上制作孔洞圖案來表示數據或指令,再通過光電讀卡器等設備将這些孔洞圖案轉換為電信號輸入計算機的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核心術語釋義

  1. 中文術語:電腦輸入打孔

    • 電腦:指電子計算機(Computer)。
    • 輸入:數據或指令進入計算機系統的過程(Input)。
    • 打孔:在介質上穿孔形成二進制編碼(Punching)。

      綜合釋義:通過穿孔方式将信息轉換為計算機可讀格式的輸入方法。

  2. 英文對應術語:Computer Input Punching

    • 專業文獻中常表述為"Punched Card Input" 或"Paper Tape Input",強調介質類型(美國計算機曆史博物館,2023)。

二、技術原理與流程

  1. 編碼方式

    每個孔位代表一個二進制位(0或1),例如:

    • 80列打孔卡中,每列12個孔位可表示1個字符(ASCII或EBCDIC編碼)。
    • 标準紙帶每行5-8個孔位,表示一個字符(IEEE計算機協會,早期計算标準)。
  2. 輸入流程

    人工輸入 → 打孔設備穿孔 → 讀卡器光電掃描 → 電信號傳輸 → 計算機處理

    (參考:《計算機科學技術名詞》第三版,科學出版社)

三、曆史背景與應用

  1. 起源:

    源自19世紀提花織布機穿孔卡片技術,20世紀50-70年代成為主流計算機輸入方式(IBM檔案館,打孔卡技術史)。

  2. 典型設備:

    • 打孔機(Keypunch):如IBM 029卡式打孔機
    • 讀卡器(Card Reader):光電式或機械式

      (美國計算機曆史博物館藏品記錄)

四、現代語境中的演變

隨着鍵盤/磁盤輸入普及,物理打孔技術于1980年代淘汰,但術語仍用于:

  1. 計算機發展史文獻(如《IEEE計算史年鑒》)
  2. 部分工業控制系統(遺留系統維護文檔)
  3. 信息存儲隱喻(如“打孔卡式設計”指代陳舊接口)

權威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電腦輸入打孔”是早期計算機技術中一種通過物理介質記錄和輸入數據的方式,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概念

2.實現原理

3.曆史應用

4.技術局限性

補充說明

現代計算機已不再使用打孔輸入,但這一技術是計算機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體現了從物理機械到電子數字化的過渡。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埃希氏杆菌層狀波夾鐵導電池導電炭黑工人住宅區合成單元模砂烘染改正換算價值化學變化律結出帳目餘額禁止無信用證券交易的法律克萊森燒瓶淋巴管擴張的慢速存儲器孟買肉豆蔻描述記計數法模态腦灰質排牙定律噴嘴分離搶劫案請求參數表生産關系的相關公式繩索雙異丙吡胺碳酸飽和套管式換熱器聽證會未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