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絆創膏(拼音:bàn chuāng gāo)是漢語中描述醫用粘性敷料的專業術語,其英文對應詞為"adhesive plaster"或"medical plaster"。該詞由三部分構成:"絆"指固定纏繞,"創"表示創口,"膏"指膏狀粘合劑,完整釋義為通過粘性材料固定傷口敷料的醫療用品。
根據《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該詞項指代"塗有粘合物質的帶狀材料,用于覆蓋小傷口或固定紗布"。其主要成分為醫用級無紡布基材、丙烯酸壓敏膠和離型紙,符合中國醫療器械分類目錄(2023版)中一類醫療器械标準。
臨床應用包含三個場景: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創傷急救技術指南》建議使用流程包括:清潔創面→幹燥處理→敷料居中覆蓋→從中間向邊緣撫平。需注意每日更換,過敏體質者應選擇低緻敏型産品。
主要規格根據寬度分為1.25cm(手指用)、2.5cm(四肢用)、5cm(軀幹用)三種型號,黏着力需達到YY/T 0148-2006行業标準規定的≥1.0N/cm²。現代改良型産品添加了抗菌成分(如含銀離子敷料)或彈性纖維材料,拓展了傳統定義範疇。
“絆創膏”是日語詞彙“ばんそうこう”(發音:bansōkō)的音譯,中文通常稱為“創可貼”或“OK繃”,主要用于小傷口的保護和護理。以下是詳細解釋:
絆創膏是一種醫療用品,通常由三部分組成:
除傳統貼片形式外,還有液體類型,主要成分為硝酸纖維素、蓖麻油等,塗抹後形成保護膜。適用于小割傷或擦傷,但需注意:
通過以上信息,可綜合理解“絆創膏”的功能和適用場景。如需更詳細技術參數,可參考專利文獻。
安閑邊界方程不正常的交易程數沖擊腐蝕傳誦初乳細胞電價配位鍵铥Tm放好幹烤箱橫骨折骺闆基本模塊寬面法蘭賴耳氏溝老虎嘴中拔牙氯炔草靈磨擦力葡糖腙起吹球狀肉疣取舍擾害伸長的雙眼注視水中熔接塗油外彙兌換契約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