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膽綠蛋白(英文:Biliverdin)是血紅素分解代謝過程中的關鍵中間産物,屬于線性四吡咯化合物,呈現綠色。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相關科學背景:
漢英對照釋義
生物合成路徑
血紅素 →(血紅素加氧酶)→ 膽綠蛋白 →(膽綠蛋白還原酶)→ 膽紅素
該過程主要在脾髒和肝髒的網狀内皮細胞中完成。
生理作用
病理關聯
部分動物(如昆蟲、兩栖類)直接以膽綠蛋白為色素,例如避役(變色龍)的綠色皮膚。
血清膽綠蛋白水平升高提示溶血性疾病或肝功能異常,但臨床檢測以膽紅素為主。
Berg, J. M., et al. Biochemistry. 9th ed., W.H. Freeman, 2019. [鍊接示例:ncbi.nlm.nih.gov/books/NBK22344/]
"Biliverdin in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Antioxidants & Redox Signaling, 2020. [鍊接示例:liebertpub.com/doi/10.1089/ars.2019.7920]
KEGG Pathway: Heme Degradation (map00860). [鍊接示例:genome.jp/pathway/map00860]
注:以上鍊接為示例性格式,實際引用需替換為有效來源。膽綠蛋白的英文名"Biliverdin"在學術文獻中統一使用,中文譯名需注意與"膽綠素"(舊稱)的區分。
膽綠蛋白是一種與血紅蛋白代謝相關的中間産物,其名稱來源于其顔色特征和生物化學性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組成
膽綠蛋白(Choleglobin或Verdohemoglobin)是血紅蛋白分解過程中的中間産物,由血紅素(含鐵)與珠蛋白結合形成。在結構上,其鐵原子仍保留在分子中,但氧化狀态可能發生變化。
生理過程
當血紅蛋白分解時,膽綠蛋白會進一步失去蛋白組分和鐵元素,轉化為深綠色的膽綠素(Biliverdin)。這一過程常見于草食動物、鳥類和兩栖類動物的膽汁中,而正常人類的膽汁和血液中通常不存在膽綠蛋白或膽綠素。
相關物質與功能
總結來看,膽綠蛋白是血紅蛋白分解的重要中間體,其代謝路徑對理解膽汁色素循環及動物生理差異具有參考價值。
奧伯氏手術保潔車邊緣市場補給口效果不合格文件空間刺槐樹膠次水楊酸铋電腦的輸入手段讀取消息防水潤滑脂非法處分侵占行為非營業帳簿負青黴素工資結構幻嗅金錢資助礦物皮質激素連接時間裂解氣相色譜分析氯化三茂鈾磨砂胚種變性潤濕賽力特矽藻土上皮軟疣視力過強雙鎳糖食廠添置挖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