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粗粒分散膠體英文解釋翻譯、粗粒分散膠體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macrodispersoid

分詞翻譯:

粗粒的英語翻譯:

【建】 corase grain

分散膠體的英語翻譯:

【化】 dispersoid
【醫】 dispersion colloid; dispersoid

專業解析

粗粒分散膠體(Coarse Dispersed Colloid)是膠體化學中的一類分散體系,其分散相顆粒直徑通常在1微米至1毫米之間。相較于普通膠體(顆粒直徑1納米-1微米),粗粒分散體系的顆粒更大,導緻其動力學穩定性較低,易受重力影響發生沉降。該術語在漢英詞典中對應“粗分散體系”(Coarse Dispersion),屬于物理化學領域的基礎概念。

核心特性與定義依據:

  1. 分散相尺寸界定:根據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定義,粗粒分散體系的特征尺寸比膠體分散系大2-3個數量級,屬于微觀與宏觀物質的過渡态。
  2. 穩定性機制:因顆粒表面對布朗運動的抵抗增強,其穩定性主要依賴機械攪拌而非布朗擴散,這一特性在《膠體與表面化學原理》(科學出版社,2018)的實驗分析中得到驗證。
  3. 應用領域:常見于工業懸浮液(如塗料、鑽井泥漿),其流變學特性在《化工過程設計手冊》(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中被列為重要工藝參數。

與相近術語的區分: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搜索結果和相關定義,"粗粒分散膠體"這一術語可能存在表述偏差。以下是結合膠體分類體系的詳細解釋:

一、分散體系的分類标準

分散體系根據分散質粒子直徑可分為三類:

  1. 溶液:粒子直徑 < 1 nm(如鹽水)
  2. 膠體:粒子直徑 1-100 nm(如Fe(OH)₃膠體)
  3. 粗分散體系:粒子直徑 > 100 nm(如泥漿、牛奶)

二、術語辨析

"粗粒分散膠體"并非标準科學術語,可能由以下兩種概念混淆産生:

  1. 粗分散體系:

    • 粒子直徑超過100 nm,肉眼可見渾濁
    • 穩定性差,易沉澱或分層(如懸濁液、乳濁液)
    • 實例:黃河水中的泥沙懸浮物
  2. 膠體:

    • 粒子在1-100 nm範圍内
    • 具有丁達爾效應、電泳等特性
    • 實例:雲、煙、豆漿

三、關鍵差異對比

特性 膠體 粗分散體系
粒子直徑 1-100 nm >100 nm
穩定性 較穩定(可存數月) 易沉澱/分層
透過濾紙 能通過 不能通過
丁達爾效應 明顯
實例 蛋白質溶液、煙霧 泥漿、植物油與水混合

四、特殊說明

在個别非專業文獻中,可能将粗分散體系誤稱為"粗粒膠體",但根據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定義,膠體嚴格限定為1-100 nm粒子體系。建議在學術場景中使用标準術語以避免歧義。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被遮導體電纜纏繩筒低溫漆副料福-吳二氏試驗膈周炎固體聚合法海棗屬好家夥堿式鉻酸銅集極電阻進刀機構井噴險晶體大小即時答辯康拉孫殘炭螺旋漿慢性咽炎鉛闆強行氫化漆酚勤勉的區間車滲透膜數據來源述職斯克魯普爾肽鍊酮醇互變微處理機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