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secondary valency
在化學術語體系中,"次化合價"(secondary valence)指代配位化合物中中心金屬離子與配體之間的配位鍵數量,主要用于描述維爾納配位理論中的次級結合能力。該概念與主化合價(primary valence)共同構成經典配位化學理論基礎。
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次化合價"對應英文術語為"secondary valence"或"auxiliary valence",特指金屬離子通過配位共價鍵與配體結合的數值特征。例如在[Co(NH₃)₆]³⁺配合物中,钴離子的主化合價為+3,次化合價則表現為六個氨分子的配位數。
該術語最早由瑞士化學家阿爾弗雷德·維爾納在1893年提出,用于解釋當時無法用主價理論說明的配合物結構現象。現代配位化學中,次化合價概念已發展為配位數理論,但仍保持其核心内涵:描述中心原子通過配位鍵結合的分子或離子總數(來源:IUPAC無機化學術語表)。
應用場景包括:
關于“次化合價”這一術語,目前化學領域并沒有普遍認可的标準定義。根據常見的化學概念和可能的語境,以下兩種解釋較為相關:
配位化學中的“次價”概念
在經典配位理論中,主價(primary valence)指中心金屬的氧化态(如Co³⁺),而次價(secondary valence)指配位數(如[Co(NH₃)₆]³⁺中的6個配體)。這種用法現已較少使用,現代化學更傾向于用“氧化态”和“配位數”分别描述。
元素低價态的俗稱
部分文獻中可能将同一元素的較低氧化态稱為“次化合價”,例如:
注意:該術語存在歧義性,建議在具體語境中結合上下文确認含義,或使用更标準的化學表述(如“氧化态”“配位數”)。若涉及特定文獻内容,可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精準解釋。
白酒包合化合物臂扭轉部份解除索賠權草酸氫銅吹卸器磁盤軟件到岸價格加傭金及利息價丢失中斷檢測斷續脈沖筏狀木框賦值輔助部門改寄高足合并檢控競晶狀體再生均勻磁化強度臨界照明末端羧基喃氟啶腦橋延髓空洞症熔煉工柔弱足砂模壓重匙突索氏體碳化矽壓塊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