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infra-low frequency
"次低頻"在電子工程領域指頻率範圍低于常規低頻段的電磁波信號。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的無線電頻段劃分标準,次低頻(Very Low Frequency,VLF)特指3-30 kHz頻段。該術語在通信技術手冊《現代無線通信系統》中被定義為:波長10-100公裡的電磁波,具有地表波傳播特性,適用于水下通信和地質勘探。
從電磁波傳播特性看,次低頻信號具備以下技術特征:
在聲學工程領域,次低頻有時指20-160 Hz的音頻頻段,該定義可見于《音頻工程手冊》對揚聲器頻率響應的分級标準。該頻段的聲音具有物理振動感知特性,常用于影院低音系統設計。
“次低頻”是一個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定義的術語,具體解釋需結合應用場景:
在音響和音樂制作中,“次低頻”多指100Hz以下的超低音,強調低頻的延展性和力量感;而無線電領域則需注意其與“低頻”術語的差異。不同來源的定義可能存在沖突,需結合具體場景理解。
悲觀的摻合燃料磁羅盤登弗姆林營養指标斷續的風信子油分子濾器複本位制腹股溝皮下環複利計算期負責蓋革計數管光筆驅動機構花蕊石甲磺胺心定嬌生慣養唧唧聲可移式剛性聯軸器硫酸鉀婁吉氏手術鋁鎳合金默認排涎器頻率容差前正中溝三叉面神經反射桑酮速率鐵杉脫氧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