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frequency tolerance
frequency
【計】 F; frequency
【化】 frequency
【醫】 frequency
【經】 frequency
【化】 tolerance
頻率容差(Frequency Tolerance)是電子工程和通信領域的重要技術指标,指電子設備或系統在正常工作條件下,實際輸出頻率與标稱頻率之間的最大允許偏差範圍。其定義和具體應用需結合行業标準與工程實踐理解:
基礎定義與計算公式
頻率容差通常以百分比(%)或絕對頻率值(Hz)表示,計算公式為:
$$
text{頻率容差} = frac{f{text{實際}} - f{text{标稱}}}{f_{text{标稱}}} times 100%
$$
例如,标稱頻率10MHz的晶振若容差為±50ppm(百萬分之一),則允許偏差範圍為±500Hz(來源:IEEE标準協會)。
工程應用場景
在無線通信系統中,頻率容差直接影響信號傳輸的穩定性。例如,5G基站要求載波頻率容差小于±0.1ppm,以避免相鄰信道幹擾(來源:國際電信聯盟ITU-R SM.1046建議書)。
影響因素與測試标準
溫度變化、元件老化、電源波動是主要影響因素。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0679-1标準規定,晶體振蕩器的頻率容差需在-40°C至85°C全溫範圍内達标(來源:IEC官網)。
行業規範示例
中國國家标準GB/T 11443-2018《石英晶體元件參數測量方法》明确要求,頻率容差測試需在恒溫恒濕環境下,使用精度高于0.1ppm的頻率計數器完成(來源:國家标準全文公開系統)。
頻率容差是描述電子元件(如晶振)或通信系統中實際輸出頻率與标稱頻率之間允許的最大偏差範圍的參數。以下是詳細解釋:
頻率容差指在特定條件下(如常溫25°C),實際頻率偏離标稱頻率的最大允許偏差。例如,标稱頻率為10 MHz、容差±50 ppm時,允許偏差為±500 Hz。這一參數在通信系統中也被稱為“載頻容限”,用于約束發射頻帶中心頻率的偏移。
頻率容差通常指常溫下的初始偏差,而溫度穩定性則描述頻率隨溫度變化的偏移量,兩者均以ppm為單位但測試條件不同。
直接測量大批量晶振的頻率容差不便,需通過電氣布線設計優化和标準化測試流程實現。國際電信聯盟(ITU)等機構會對不同頻段設備的容差設定強制标準。
如需更完整的行業标準或具體器件參數,可參考、4、7等來源。
本期財務狀況表扁平石松堿償債基金平衡表炒過的程式變溶劑洗脫電壓基準管電子控制吊燈動度多級圖弗羅因德反應國際私法中的一級反緻後穹窿鏡磺胺酸鹽結構語法缺陷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元件聚合物駐極體賴歇特氏軟骨肋部利己地顱骨穿孔面谕謎底偶分支羟硬脂酸期初商品盤存請求占有權麝香鼠皮四硝根合正金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