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大麥湯英文解釋翻譯、大麥湯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water barley

相關詞條:

1.barleywater  

分詞翻譯:

大的英語翻譯:

big; great; large
【醫】 macro-; magnum; makro-; megalo-

麥的英語翻譯:

wheat

湯的英語翻譯:

boiling water; broth; gippo; hot water; soup

專業解析

大麥湯(Dàmài Tāng)是中醫傳統食療方劑之一,其英文譯名常為"Barley Decoction"或"Barley Soup"。根據《漢英中醫詞典》(2002年人民衛生出版社版),該湯劑以大麥(Hordeum vulgare L.)為主要原料,通過煎煮制成,具有清熱利濕、健脾和胃的功效。

在臨床應用層面,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膳學》(2018年)記載,大麥湯適用于濕熱内蘊引起的食欲不振、小便短赤等症狀。其配伍原理基于大麥的甘涼屬性,可配伍茯苓、澤瀉等利水滲濕藥材增強療效。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補充與綜合健康中心(NCCIH)的植物數據庫顯示,大麥含β-葡聚糖和多酚類化合物,具有調節腸道菌群和抗炎作用。

從飲食文化角度,《飲膳正要》(元代忽思慧著)最早記載大麥湯作為宮廷養生膳食的應用。現代營養學研究證實,每100克大麥含膳食纖維17.3克,β-葡聚糖含量達4-6%,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每日膳食纖維攝入标準。

在标準化體系方面,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明确大麥的基源為禾本科植物大麥的成熟果實,其炮制規範要求"除去雜質,篩去灰屑"後入藥。國際标準化組織(ISO)食品技術委員會則将大麥制品歸類為全谷物食品範疇。

網絡擴展解釋

大麥湯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于調理脾胃虛寒相關症狀。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一、出處與組成

大麥湯最早記載于元代《飲膳正要》,另一版本收錄于《醫方類聚》。其核心成分包括:

二、功效與適應症

  1. 溫中下氣:改善脾胃虛寒導緻的腹脹、腹痛,尤其因進食冷食加重的症狀。
  2. 壯脾胃:增強消化功能,緩解消化不良、形體瘦弱等問題。
  3. 止煩渴、破冷氣:針對陽氣虛弱引起的四肢寒冷、煩渴等症。

三、制作方法

  1. 将羊肉與草果熬煮成湯,濾去渣滓;
  2. 加入大麥仁煮熟,加少許鹽調味;
  3. 可搭配濾出的羊肉一同食用。

四、注意事項

五、其他說法

部分低權威性資料提到大麥湯有“美容養顔”效果,但未見于經典文獻,可能為現代衍生解讀,需謹慎參考。

提示:如需具體劑量或更多古籍記載,可參考《飲膳正要》或中醫臨床指南。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半毛破布變徑管表皮生發層标準成本制度波特氏骨折醋酸去氫皮質醇單掃描極譜法等值貨币電嗬碘化鋇多元還原分析港内保險高級醇號令合法籍口霍納氏征肩峰胸廓的間接輸出基地址再定位記錄管理金褐黴素雞眼切除科加辛礦區濃馥香蘭素強終結定理七極混頻管替代假設同向蠕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