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common dollar
equivalence
【計】 equivalent value
【醫】 equivalence
【經】 equivalent
coin; money
【計】 currency
【經】 bank currency; currency; king portait; money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等值貨币”(Děngzhí Huòbì)指具有相同購買力或交換價值的貨币形式,其核心在于價值對等性而非物理形态的統一。以下是具體解析:
等值貨币(Equivalent Value Currency)
指在國際貿易、金融結算或彙率換算中,兩種不同币種因購買力或市場彙率形成價值相等的狀态。例如:
"1美元 ≈ 7.2人民币" 的彙率關系下,二者互為等值貨币(來源:《牛津金融與商業英語詞典》)。
其經濟學本質遵循購買力平價理論(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 P_d = S times P_f $$
其中 (P_d) 為本國物價,(S) 為彙率,(P_f) 為外國物價(來源:IMF《國際金融統計手冊》)。
企業以等值本地貨币支付進口貨款,避免彙率波動風險(來源:國際清算銀行BIS報告)。
央行持有多種等值外币資産以平衡儲備價值(來源:中國央行《外彙管理年報》)。
術語 | 區别點 |
---|---|
等值貨币 | 強調動态價值對等(如彙率折算) |
等價物(Equivalent) | 靜态的一般等價物(如黃金) |
等額貨币 | 僅指面額相同(如兩張100元紙币) |
“等值貨币指通過彙率換算後價值相等的不同币種”(來源:中國金融出版社,2019版)。
跨國報表需将以等值本币計量的外币項目(來源:IFRS基金會官網)。
當人民币兌美元彙率為7.2:1 時:
- 720元人民币 與 100美元 互為等值貨币
- 此時在中國購買某商品需720元 ≈ 在美國用100美元購買同商品
此概念凸顯貨币的價值尺度職能,是國際金融體系的基石之一(來源:《經濟學人》術語庫)。
等值貨币是經濟學和金融學中的概念,其核心含義是單位貨币在不同時期或不同場景下保持相同的價值量。以下是詳細解釋:
等值貨币指在不同時間段内,單位貨币(如1元人民币)所含的實際價值量保持不變。例如,假設2020年的1元和2025年的1元購買力完全相同,不受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影響,則稱為等值貨币()。
在特定協議下,不同國家的貨币可能被定義為等值流通,例如:
等值貨币更多是理論或統計工具,現實中因通脹、彙率波動等因素,貨币價值難以完全恒定。實際應用中需結合具體場景調整計算方式。
若需了解等值貨币在金融分析中的具體計算方法,可進一步探讨。
保險現金解約值大腿大冤案防衛的服務鋒芒小試分光輻射函數鈣鋁礬個别繪圖系統一件一頁式管理法規固定法蘭紅糖紅細胞溶解素荒廢呼叫報號器空表爛醉類鼻疽肋外側支乳臭杆菌掃描碼殺草全食管鉗適應性控制系統雙重負債雙座飛機四溴螢光素酸式辛二酸鹽骰骨粗隆維耳波氏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