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initial hardness
at the beginning of; early; elementary; first; original
【醫】 arch-; arche-; prot-; proto-
begin
hardness; rigidity
【化】 hardness
【醫】 hardness; scirrhosity
"初始硬度"是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重要基礎概念,指材料在未經加工或外力作用前的原始硬度值。該術語對應英文"initial hardness",常見于金屬加工、高分子材料研究和質量控制場景。根據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 E18-24)标準,其定義為"材料在特定試驗條件下首次測量獲得的硬度值,反映未受加工硬化或環境因素影響的基準狀态"。
在工業應用中,初始硬度檢測常采用三種國際通用方法:
該參數的測量需參照ISO 6506(金屬材料布氏硬度試驗)和ASTM D2240(橡膠硬度标準)等規範。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研究表明,初始硬度值受材料晶格結構(20-30%波動)、合金元素配比(±15%偏差)和熱處理工藝(最大影響系數達0.78)三重因素共同作用。
最新研究數據顯示,在汽車齒輪制造中,初始硬度與疲勞壽命呈非線性關系,當20CrMnTi鋼初始硬度達280-320HB時,齒輪耐久性提升37%±5%(SAE Technical Paper 2023-01-0876)。該參數已成為ISO 9001質量體系認證的必檢項目,在航空航天緊固件制造中公差要求嚴控在±5HB範圍内。
“初始硬度”是一個結合材料科學和工程領域的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硬度”指材料抵抗外力壓痕、劃痕或變形的能力,常用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等指标量化。而“初始硬度”特指材料在未經加工、熱處理或使用前的原始硬度值,通常作為後續性能變化的基準。
應用場景
例如在金屬加工中,初始硬度用于評估原材料質量;在塗層工藝中,需先測量基材的初始硬度以确定塗層附着力。此外,水的初始硬度(鈣鎂離子含量)是水質檢測的重要指标。
與其他概念的區分
與“終硬度”相對,後者指材料經過加工、熱處理或長期使用後的硬度。例如淬火後的鋼材終硬度通常高于初始硬度。
擴展信息:金剛石是已知最硬物質(莫氏硬度10),但實際工程中更多使用布氏、洛氏等定量标度。測試方法需根據材料類型選擇,不同方法的結果不可直接比較。
安然地巴拿馬人并行故障模拟不成文的醋呋三嗪多級壓縮多凝乳的兒茶觀察孔矽整流焊機國際管材标準過熱爐腳下的階梯式換熱器晶狀體再生絕對容量吭硫代水楊酸鋁基潤滑脂茉莉油内存間隙平衡二進制系統軟疣的蛇管使開動水中熟化損傷處痛縮宮素鐵系元素外圍分配排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