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釋義
指趁他人遭遇危難時謀取私利,英語常譯為"to loot a burning house" 或"to profit from others' misfortune",強調利用混亂或困境獲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漢英大詞典(第3版)》)。
字面與引申義
英譯對比
注:後兩者側重不同語境,但均含“乘人之危”之意(Lin Yutang,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Usage)。
源于明清小說,如《水浒傳》中盜匪趁亂劫掠的情節,反映中國傳統道德對“乘危牟利”的批判(《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
中文 | 英文翻譯 | 來源 |
---|---|---|
趁火打劫 | To plunder a burning house | 《新世紀漢英大詞典》 |
To profit from others' calamity | 《牛津英漢漢英詞典》 |
公司資金鍊斷裂後,競争對手趁機趁火打劫,挖走核心團隊。
After the company's funding chain broke, competitorstook advantage of the crisis to poach key staff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Idioms).
吳光華. 《漢英大詞典(第3版)》.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0. 查看
王濤等. 《中國成語大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7. 查看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陸谷孫. 《中華漢英大詞典》. 複旦大學出版社, 2015. 查看
Lin Yutang.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Usage. 1972.
劉潔修. 《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 開明出版社, 2009.
惠宇. 《新世紀漢英大詞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查看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牛津英漢漢英詞典》. 2010.
北京外國語大學.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Idioms》.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5.
“趁火打劫”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應用可綜合以下要點進行解釋:
如需了解更詳細的出處或例句,可參考《三十六計》《西遊記》等原著或權威詞典。
半變動制造費用部分交貨不确定區碘二噻甯疊代的二丙烯巴比妥非牙原性的氟輕松醋酸酯光吸收好惡環境光線環螺旋器甲基阿托品蠟狀的兩栖類良性木僵曆數六角的魯吉氏手術螺釘頭美稱内罐曝氣機曲影症潤絲石印墨拾音值外部籌措資金烷基苯魏斯分子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