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奧恩布魯格氏征英文解釋翻譯、奧恩布魯格氏征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Auenbrugger's sign

分詞翻譯:

奧的英語翻譯:

abstruse; profound

恩的英語翻譯:

favour; grace; kindness

布的英語翻譯:

cloth; fabric
【建】 cloth

魯的英語翻譯:

rash; rude; stupid

格的英語翻譯:

case; division; metre; square; standard; style
【計】 lattice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征的英語翻譯:

ask for; go on a campaign; go on a journey; levy; sign
【醫】 sign; signe; signum

專業解析

奧恩布魯格氏征(Auenbrugger's sign),也稱為叩診征(Percussion sign),是醫學診斷學中一項具有曆史裡程碑意義的物理檢查方法。它特指通過叩擊患者胸壁産生的聲音變化來判斷胸腔内是否存在積液(如胸水)或實變(如肺炎)的體征。該術語源于其發明者——奧地利醫生利奧波德·奧恩布魯格(Leopold Auenbrugger)。

詳細解釋:

  1. 核心含義

    奧恩布魯格氏征的核心在于應用叩診技術。醫生用手指叩擊患者體表(最初是胸壁),通過傾聽産生的叩擊音(如清音、濁音、實音)和感知震動感的變化,來推斷下方組織或腔隙的物理狀态(如含氣量、密度、有無液體)。在胸腔檢查中,正常肺組織叩診呈清音,而胸腔積液或肺實變區域則叩診呈濁音或實音,這種異常叩診音即被稱為奧恩布魯格氏征陽性。

  2. 曆史背景與方法起源

    18世紀中葉,利奧波德·奧恩brugger(1722-1809)在維也納行醫時,觀察到酒館老闆通過敲擊酒桶判斷桶内剩餘酒量的方法。受此啟發,他将此原理應用于人體,系統地研究了叩擊健康與患病者胸廓時聲音的差異。經過七年研究,他于1761年出版了《新發明》(Inventum Novum),首次詳細描述了叩診技術及其在診斷胸腔積液、心包積液、肺實變等疾病中的應用。這項技術最初是通過直接用手指叩擊裸露的胸壁進行的。

  3. 臨床意義

    奧恩布魯格氏征的發現和應用,标志着物理診斷學的重大進步。在X光等現代影像技術出現之前,叩診是診斷胸腔和腹腔疾病(如胸膜炎、肺炎、腹水)的關鍵無創手段。它使得醫生能夠更早、更準确地發現體内積液或器官腫大,極大地提高了診斷能力。即使在現代醫學中,叩診仍是體格檢查的基本功之一,尤其在資源有限的環境或初步篩查中仍有重要價值。

  4. 術語構成與翻譯

    • 奧恩布魯格氏 (Auenbrugger's):指明該體征的發明者利奧波德·奧恩布魯格。醫學中常以發現者姓氏命名體征或疾病,後綴“氏”表示所屬關系。
    • 征 (Sign):指醫生在檢查患者時發現的客觀異常表現。區别于“症狀”(Symptom,患者主觀感受)。
    • 英譯對應:最直接的英譯是Auenbrugger's sign。因其本質是叩診的應用,故也常稱為Percussion sign。其核心技術稱為Percussion(叩診)。

權威性參考來源:

  1. 原始文獻與醫學史:奧恩布魯格的奠基性著作《Inventum Novum》是理解該體征起源的金标準。權威醫學史著作,如Fielding H. Garrison的《醫學史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Medicine),會詳細記載這一發現及其意義。
  2. 經典診斷學教材:如《MacLeod's Clinical Examination》或《Bates' Guide to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History Taking》等國際公認的權威診斷學教材,都會在呼吸系統檢查章節詳細講解叩診的原理、方法和臨床意義,并提及奧恩布魯格的曆史貢獻。
  3. 專業醫學詞典與百科全書:如《道蘭氏英漢醫學辭海》、《默克診療手冊》或線上資源如UpToDate,在解釋“叩診”、“奧恩布魯格”或相關疾病(如胸腔積液)時,會定義該體征并簡述其背景。
  4. 同行評審期刊與綜述:醫學史期刊或關于體格檢查技術發展的綜述文章常會評價奧恩布魯格氏征的曆史地位和現代價值。例如,發表在《The Lancet》、《JAMA》或《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相關曆史透視類文章。

奧恩布魯格氏征是叩診技術在醫學診斷中應用的代稱,特指通過叩擊胸壁(後擴展至其他部位)産生的聲音變化來診斷胸腔積液等病變的物理體征。它由奧地利醫生利奧波德·奧恩布魯格于18世紀發明,是醫學史上物理診斷學的重大突破,其原理至今仍是臨床體格檢查的基礎。

網絡擴展解釋

奧恩布魯格氏征(Auenbrugger's sign)是心包積液的重要臨床征象之一,主要用于輔助診斷心包内存在大量積液的情況。

定義與表現

該體征通過以下多維度檢查綜合判斷:

  1. 視診:患者上腹部劍突下區域出現局限性膨隆;
  2. 觸診:心尖搏動顯著減弱或完全消失;
  3. 叩診:心濁音界向劍突下方異常擴大;
  4. 聽診:心音強度減弱且呈現遙遠感。

臨床意義

主要提示心包積液量較大,可能壓迫心髒影響功能。臨床上需結合以下檢查進一步确診:

曆史背景

該體征以18世紀奧地利醫生Leopold Auenbrugger命名,他因發明叩診法而聞名。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文獻中該體征可能與其發明的叩診技術相關,但在此特定場景下特指心包積液的臨床表現。

建議出現上述體征時及時進行超聲檢查,以明确積液量及心髒功能狀态。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按期轉換制包孕被調訊號産生器表帶髌後的不顧不再承擔義務初次同化撮合帶有代數邏輯的計算機電報交換機地面站反應性的廣告牌骨盆周緣航空汽油辛烷值測定法環球會計經濟效果繼續航海主義坎比留言氫硫化鋅權限憑證讓渡證書燃氣透平三聚物生前時鐘信號雙變量的完全關稅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