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cost plus percentage method
costing
【經】 cost; cost,insurance,freight by plane; degression
add; annex; append; attach; subjoin; tack
【計】 ADDIT; appended; attach; attachment
【化】 addition
【醫】 adjunction; supervene; supervention
【經】 attach; superimposed
【醫】 centi-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醫】 method
【經】 law
成本附加百分法(Cost-Plus Percentage Pricing)是企業管理中常用的定價策略,指在商品或服務的生産成本基礎上,增加固定比例的金額作為利潤,從而确定最終售價。其核心公式可表示為:
$$
售價 = 成本 times (1 + 加成百分比)
$$
例如,若産品成本為$50,企業設定加成率為30%,則售價為$50 × 1.3 = $65。該方法的優勢在于操作簡便且能保證利潤率,常被制造業、承包工程和政府采購項目采用(來源:《國際管理會計實務》)。
從企業實踐角度看,成本附加百分法需注意兩點:
需注意的是,該方法可能忽略市場需求彈性,在完全競争市場中容易導緻定價失靈。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CIMA)建議将此方法與市場調研數據結合使用,以平衡成本覆蓋與市場競争力(來源:CIMA《戰略定價白皮書》)。
“成本附加百分法”通常指企業定價策略中的成本加成定價法(Cost-Plus Pricing),即在産品成本基礎上附加一定百分比的利潤來确定銷售價格。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邏輯
以産品的總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為基礎,附加一個預設的利潤率(百分比),最終形成銷售價格。
公式為:
$$
text{銷售價格} = text{總成本} times (1 + text{加成百分比})
$$
例如:某産品成本為$100,加成20%,則售價為$120。
成本構成
優點 | 缺點 |
---|---|
計算簡單,保證利潤 | 忽視市場需求和競争,可能導緻定價偏離實際價值 |
風險較低(覆蓋成本) | 缺乏靈活性,難以應對市場波動 |
便于財務規劃 | 可能因成本過高導緻售價缺乏競争力 |
假設一家文具廠生産筆記本的總成本為每本$5,若采用30%的加成率,則售價為:
$$ 5 times (1 + 0.3) = $6.5 $$
企業每售出一本可确保$1.5的利潤。
若需進一步探讨具體行業的應用案例,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
岔路平衡産熱神經儲蓄存款雕刻品第十二腦神經對債務人催告弗裡德賴希氏征骨劇痛哈佛大學商學院加氫轉換作用結己二酸兩個環己酯近因克洛凱氏針征跨插落水管馬德隆氏征莽撞配套硬件偏執狂性組句不能球子草申述書衰減器縮肌縮微過程太空人桃屬碗蓋式離心機微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