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澱碳酸鈣(Precipitated Calcium Carbonate,簡稱PCC)是一種通過化學反應人工合成的碳酸鈣粉末,其化學式為CaCO₃。與天然碳酸鈣(如方解石、大理石)不同,PCC通過控制鈣離子與碳酸根離子在液相中的沉澱反應生成,具有高純度、均勻粒徑和可控晶型的特點。
生産工藝與反應機理
工業上主要采用碳化法:将二氧化碳氣體通入氫氧化鈣懸浮液(石灰乳),發生以下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 $$ text{Ca(OH)}_2 + text{CO}_2 → text{CaCO}_3↓ + text{H}_2text{O} $$ 該過程可通過調節pH值、溫度和攪拌速度控制晶體形貌(如立方體、針狀或無定型)。
物化特性與标準參數
根據《中國藥典》和ASTM D1199标準,PCC純度≥98%,密度2.7-2.9 g/cm³,白度90-97%,平均粒徑範圍為0.5-5 μm(可通過表面改性進一步調整)。其比表面積(BET)通常為5-25 m²/g,顯著高于天然碳酸鈣。
工業應用領域
與天然碳酸鈣的對比
天然研磨碳酸鈣(GCC)含雜質較多(如MgO、SiO₂),而PCC的Fe含量可控制在10 ppm以下。PCC的折射率(1.59)與塑料基材更匹配,在複合材料中分散性更優。
沉澱碳酸鈣(Precipitated Calcium Carbonate, PCC)是一種通過化學沉澱法合成的輕質碳酸鈣,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沉澱碳酸鈣又稱輕質碳酸鈣,主要通過煅燒石灰石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隨後加水消化生成石灰乳(氫氧化鈣),再通入二氧化碳進行碳化反應,最終脫水幹燥制得。該方法使其顆粒更細膩、純度更高(通常≥98%),沉降體積比重質碳酸鈣大,故稱“輕質”。
特征 | 沉澱碳酸鈣(輕質) | 重質碳酸鈣 |
---|---|---|
制備方法 | 化學合成 | 機械粉碎天然礦石 |
沉降體積 | 2.4-2.8 mL/g | 1.1-1.9 mL/g |
純度 | 較高(≥98%) | 較低(含天然雜質) |
應用場景 | 高端塑料、醫藥等高精度領域 | 建材、普通填料等基礎領域 |
其難溶于水的特性源于溶度積常數極低($K_{sp} = 4.5 times 10^{-9}$),因此在溶液中易形成沉澱。需注意,在鹽類水解反應中生成碳酸鈣時,通常不标注沉澱符號。
如需進一步了解制備工藝或具體行業标準,可參考化工百科或中國公衆健康網等來源。
安斯提氏試劑按位編碼變更管理權并繞電動機次矩陣雌馬促性腺素次諧波搗碎用乳缽電話學共轭堿鼓室乳突炎黃蠟漿液性肌炎交叉污染解除契約的權利記錄盤決定權矩形插頭座凱澤林氏法蕾形裝飾林學配合件權利的暫不行使實際成本視輪匝肌反射水下用的隧道爐聽覺不佳的痛覺減退的完成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