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submatrix
order; second; second-rate
【醫】 deutero-; deuto-; hyp-; hypo-; meta-; sub-
matrix
【計】 matrix
【化】 matrix
【經】 matrices; matrix
在漢英詞典及線性代數領域中,"次矩陣"(submatrix)指從原始矩陣中通過删除特定行和列後剩餘的矩形陣列。其數學定義為:若原矩陣為$A_{m×n}$,删除$i_1,i_2,…,i_k$行和$j_1,j_2,…,jl$列後,得到的新矩陣$B{(m-k)×(n-l)}$稱為原矩陣的次矩陣(來源:Springer《線性代數及其應用》)。
次矩陣在工程計算和計算機科學中有重要應用,例如圖像處理中的局部像素分析需提取相鄰像素構成的次矩陣(來源: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在行列式運算中,代數餘子式本質是由次矩陣行列式構成(來源:MIT OpenCourseWare線性代數教材)。
該概念與"子矩陣"(minor matrix)存在術語差異:子矩陣通常保留連續行列,而次矩陣允許非連續行列的删除(來源:美國數學學會術語數據庫)。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80000-2将次矩陣定義為"由原矩陣索引子集生成的派生矩陣"(來源:ISO國際标準文件)。
關于“次矩陣”這一術語,目前搜索結果中并未直接提供相關定義。不過,根據矩陣理論中的常見概念推測,可能存在以下兩種情況需要區分:
可能是“子矩陣”的誤寫
在數學中,子矩陣指的是從原矩陣中選取部分行和列所構成的新矩陣。例如,若原矩陣為:
$$
A = begin{pmatrix}
a{11} & a{12} & a{13}
a{21} & a{22} & a{23}
a{31} & a{32} & a{33}
end{pmatrix}
$$
選取第1、2行和第1、3列可得到一個子矩陣:
$$
B = begin{pmatrix}
a{11} & a{13}
a{21} & a_{23}
end{pmatrix}
$$
子矩陣常用于矩陣分解或分塊運算中()。
可能是“伴隨矩陣”或“餘子式矩陣”的簡稱
在行列式計算中,餘子式矩陣(或伴隨矩陣)由每個元素的代數餘子式構成,其轉置矩陣稱為伴隨矩陣,用于求逆矩陣。若用戶問題涉及此類運算,需結合具體上下文進一步分析()。
建議:由于“次矩陣”并非标準術語,若需更精準的解釋,請提供具體語境或檢查術語拼寫。可參考矩陣基礎概念:由 $m times n$ 個數排列成的矩形表稱為矩陣,如 $A=(a{ij}){mtimes n}$()。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