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begg rule
【機】 ar-
seashell; shellfish
【醫】 bel
case; division; metre; square; standard; style
【計】 lattice
regulation; rule; formulae; order; rope
【計】 rule
【化】 regulation; rule
【醫】 regulation; rule
【經】 propriety; regulations; rule
阿貝格規則(Abegg's rule)是1904年由德國化學家理查德·阿貝格(Richard Abegg)提出的化學理論,其核心觀點認為:主族元素的正化合價與負化合價的絕對值之和通常等于8。例如氯元素常見的-1價與+7價之和即為8。該規則揭示了主族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時價态變化的對稱性規律。
根據《無機化學原理》(Principles of Inorganic Chemistry)的論述,該規則特别適用于解釋第13至17族元素的化合價行為。以硫元素為例,其-2價與+6價的絕對值之和同樣滿足8的數值特征。這一發現為後續電子結構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盡管現代化學已通過八隅體規則和量子力學模型對化合價現象作出更精确的解釋,但阿貝格規則仍被視為早期價鍵理論的重要裡程碑。
阿貝格規則(Abegg's rule)是化學中關于元素化合價的一項經驗規則,由德國化學家理查德·阿貝格(Richard Abegg)于1904年提出。以下是詳細解釋:
阿貝格規則指出,一種元素的正化合價和負化合價的絕對值之和通常為8。例如:
阿貝格規則與“八電子規則”(Octet Rule)有一定關聯,但後者更強調原子通過得失或共享電子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
如需進一步了解實驗儀器(如阿貝折射計)與規則的關聯,可參考化學分析文獻。
變位酶效應變形杆菌群出納主任大陪審團第三者托運人菲克爾氏診斷液否定指證固體浸膏海外收入焊液舊的累計利潤稅賣空者耐火修補料南鶴虱平刮闆砂心盒前庭瓣熔凝器乳酸铋三夾闆三句話不離本行勢壘穿透說話文雅的脫水段脫腺苷酰酶圖像頻率挽歌的作家違反自然的性關系或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