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diode transistor logic
diode
【化】 diode
【電】 transistor logic
二極管晶體管邏輯(Diode-Transistor Logic,DTL)是一種基于半導體器件的數字集成電路技術,其核心由二極管與雙極型晶體管(BJT)組合構成。作為早期數字邏輯家族的重要成員,DTL通過二極管實現邏輯門輸入端的“與”功能,再由晶體管完成信號放大和反相輸出,形成“與非”邏輯結構。
從電路拓撲分析,典型DTL邏輯門包含三部分:
技術演進方面,DTL在1950-1960年代逐步取代電阻-晶體管邏輯(RTL),其優勢在于噪聲容限提升至0.7V(RTL僅0.2V),工作頻率可達10MHz。但隨着晶體管-晶體管邏輯(TTL)的出現,DTL因功耗較高(約10mW/門)和速度限制逐漸退出主流應用。
權威文獻顯示,DTL對集成電路發展具有裡程碑意義。貝爾實驗室在1962年發表的論文中詳細論述了DTL在電話交換系統中的應用原理,其設計方法為後續矽基集成電路奠定基礎。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的早期技術檔案中,也記載了DTL在阿波羅導航計算機中的冗餘設計案例。
二極管晶體管邏輯(Diode-Transistor Logic, DTL)是一種結合二極管和晶體管實現邏輯功能的數字電路技術,常見于早期計算機和電子系統中。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DTL通過二極管實現邏輯運算,晶體管完成信號放大與輸出,是數字電路發展中的重要過渡技術。其設計思想為後續更高效的邏輯電路(如TTL)奠定了基礎。
表面狀态良好伯納特氏柯克斯氏體範圍變量蜂窩肺合并資金來源與運用表環球灰坑霍耳茨氏摩電機假定負債價格上漲在一般市場已停止出售攪動器甲氧氯普胺結締組織纖維發生景天糖抗沖擊橡膠可撤銷的肯特氏智力測驗快速傅裡葉變換算法鹵化钪倫敦貼現市場強反響性叩音熱敏材料獸醫證書雙字界算術掃描炭疽樣疖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