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first angle projection; first angle system
first; firstly; primary
【醫】 arch-; arche-; eka-; prot-; proto-
【經】 no 1
corner; angle; cape; contend; horn; wrestle; role
【醫】 angle; anguli; angulus; Broca's angle; cornu; cornua; gonio-; horn
【計】 method of projection; projection method
第一角投影法(First Angle Projection) 是工程制圖中用于表達物體三維形狀的一種正投影方法,也是國際标準ISO 128和中國國家标準GB/T 14692規定的兩種主要投影法之一。其核心特點在于觀察者、投影面與物體的相對位置關系,以及由此決定的視圖排列規則。
在第一角投影法中,假想物體置于第一象限(即觀察者與投影面之間)。觀察視線穿過投影面投射到物體上,形成的視圖實則為物體在投影面上的正投影。此時,物體位于觀察者與投影面之間,投影面作為“透明屏幕”接收物體背面的輪廓。其英文術語First Angle Projection 直接體現了“第一象限”的空間位置關系(Angle在此指空間象限角)。
采用第一角投影時,各視圖的展開排列遵循嚴格邏輯:
為明确圖紙所用投影法,第一角投影采用國際标準符號(ISO 128-3)标注于标題欄:一個梯形圖标,其兩腰延長線交彙于左側頂點。該符號是區分第一角與第三角投影(圓形标識)的關鍵标志。
第一角投影法在歐洲(如ISO标準)、中國(GB/T 14692)、俄羅斯及部分英聯邦國家具有法律效力,廣泛應用于機械、建築圖紙。其權威定義可參考:
術語對照與權威來源:
(注:因未搜索到可驗證的線上标準全文鍊接,來源僅标注标準編號,建議通過國家标準館或ISO官網查證原文)
第一角投影法是機械制圖中用于表達三維物體的投影方法,以下從定義、原理、視圖排列和應用範圍四個方面進行詳細說明:
基本定義 第一角投影法是将物體置于第一象限(即水平投影面之上、垂直投影面之前的空間區域),按照「觀察者→物體→投影面」的投射關系進行正投影的方法。這種投影方式在ISO标準中被定義為國際标準,因此也被稱為"歐洲畫法"。
投影原理 • 投影順序:視線從觀察者出發,先穿過物體,再投射到物體後方的投影面上 • 坐标系劃分:将空間分為四個象限,物體始終位于第一象限(右上象限) • 展開方式:投影箱展開時,是從近到遠的方向翻轉展開
視圖排列規則 展開後的标準視圖布局為:
與第三角投影法的核心區别在于:第三角法采用「觀察者→投影面→物體」的投射順序,視圖排列呈環繞式布局。國際交流中需特别注意投影法符號标注(第一角法用梯形符號,第三角法用三角形符號)以避免誤讀。
筆錄供詞駁船裝卸補助食料測高儀初步審計電流增益電視攝像機對硝基磺胺噻唑放射保密措施風暴帶浮動包幹燥明礬核鍵混凝土标號江山簡化技巧可以同流換熱的粒團旁節癖氣管造口術日本泡桐聲學智能樹檢索語言胎性心内膜炎天線圖案測量儀器替換電路推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