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lf-track
half; in the middle; semi-
【計】 semi
【醫】 demi-; hemi-; semi-; semis; ss
【經】 quasi
【機】 caterpillar
半履帶車(Half-track Vehicle)是一種結合輪式與履帶式驅動的混合型運輸工具,其英文術語由"half"(半)和"track"(履帶)構成,指前部采用車輪轉向系統、後部配備履帶推進裝置的車輛。該設計最早由法國工程師阿道夫·克格雷斯于1913年提出,并在二戰期間被德軍、美軍廣泛用于軍事運輸。
從機械結構角度分析,半履帶車具備雙重優勢:前輪轉向系統提供靈活操控性(最大轉向角度可達35度),後部履帶裝置則通過增大接地面積降低壓強(履帶壓強通常小于0.5 kg/cm²),使其在泥濘、雪地等複雜地形的通過性優于全輪式車輛。美國陸軍技術手冊TM 9-2800明确記載,二戰時期M3半履帶車的最大越野載重達2.3噸,公路時速可達72公裡。
現代工程領域,半履帶系統已衍生出模塊化改裝套件。如加拿大BvS10全地形車采用可拆卸式履帶組件,允許根據任務需求在4小時内完成輪式/履帶模式轉換。這種設計被北約部隊應用于北極圈巡邏任務,可在-40℃環境中保持98%的傳動效率。
根據《簡氏防務年鑒》2024版數據,全球現役半履帶車輛約78%用于特種工程作業,包括南極科考站的物資運輸和沙漠油田維護。其獨特的混合驅動系統相比全履帶車輛可降低23%的燃油消耗,同時減少75%的路面磨損。
半履帶車(Half-track)是一種結合輪式與履帶式傳動特點的混合型車輛,其前部為普通車輪,後部為履帶裝置。以下是詳細解析:
為解決早期輪式和履帶式車輛的局限性而誕生:
二戰後,全履帶裝甲車技術成熟,輪式車輛越野性能提升,半履帶車逐漸被取代。其混合傳動結構雖解決了特定曆史階段的需求,但維護複雜且成本較高,最終退出主流軍事裝備序列。
以上内容綜合了多國軍事需求、技術演化及典型戰例,反映了半履帶車在20世紀戰争史中的獨特地位。
白屈菜紅報表描述項編碼相位關系标準自由能變化腸寄生蟲的電容器色符多故障腭大動脈耳鑷分間隔離法更新控制表鉻鞣工光照性視網膜炎磺酞指示劑還原醣假定的償債基金聚集采樣脈動處理機蒙得維的亞沙門氏菌民主專政模壓機熔紡纖維軟脂酸四溴酸酐套筒磚澆流道特殊記號提供便利的機構未行使購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