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流層頂英文解釋翻譯、對流層頂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tropopause
相關詞條:
1.tropopause
分詞翻譯:
對流的英語翻譯:
convection
【化】 convection
【醫】 convection; convection current
層的英語翻譯:
layer; region; stage; story; stratum; tier
【計】 layer
【醫】 coat; lamella; lamellae; lamina; laminae; layer; strata; stratum
頂的英語翻譯:
apex; tip; equal; go against; gore; retort
【醫】 apico-; cacumen; cupola; cupula; cupulae; cupule; fastigium; summit
vertex
【經】 top
專業解析
對流層頂(tropopause)是地球大氣層中分隔對流層(troposphere)和平流層(stratosphere)的過渡層。其高度因緯度、季節和氣象條件而異,通常在赤道地區約17-18公裡,中緯度地區約10-12公裡,極地地區約8-9公裡。該區域的核心特征為溫度垂直遞減率顯著降低,甚至出現逆溫現象,從而抑制空氣的垂直對流活動,導緻水蒸氣與氣溶膠在此處積聚。
從氣象學角度,對流層頂的界定依據國際标準大氣模型,通常定義為“溫度隨高度下降速率≤2°C/km的最低高度”。該結構對全球氣候系統有重要影響,例如臭氧層分布、急流(jet stream)形成及航空器飛行高度選擇均與此相關。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的觀測數據顯示,對流層頂高度與地表溫度呈負相關性,這一現象在氣候變化研究中具有監測價值。
最新研究通過衛星遙感技術發現,熱帶對流層頂存在“斷裂帶”,其形态變化與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存在顯著關聯。這一發現被收錄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地球觀測數據庫,為極端天氣預測提供了新視角。
網絡擴展解釋
對流層頂是地球大氣層中對流層與平流層之間的過渡層,其核心特征和意義如下:
一、定義與位置
- 基本定義:對流層頂表現為溫度垂直遞減率顯著減緩或逆轉的分界線,通常指溫度遞減率≤2℃/km的最低高度層。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的“熱力學定義”,需滿足該層上方2公裡内平均溫度遞減率不超過2℃/km。
- 位置與厚度:位于對流層頂部,厚度約數百米至2公裡,最大可達4-5公裡。
二、溫度與垂直運動
- 溫度特征:低緯度對流層頂平均溫度約-83℃,高緯度較高(約-53℃),且平流層溫度隨高度上升而遞增,與對流層形成鮮明對比。
- 垂直運動限制:對流層頂像“鍋蓋”一樣抑制氣流上升,導緻水汽和塵埃聚集在其下方,天氣現象(如雲雨雷電)幾乎全集中于對流層頂以下。
三、高度變化與分類
- 緯度差異:赤道地區平均高度約17-18公裡,中緯度10-12公裡,極地8-9公裡。
- 季節與天氣影響:夏季高度高于冬季,白天高于夜間,且受天氣系統影響會動态變化。
- 分類:分為熱帶對流層頂(通常位于150 hPa及以上)和極地對流層頂(150 hPa以下)。
四、應用與影響
- 航空意義:商業航班常選擇在對流層頂上方(平流層)飛行,以避開對流層的湍流和惡劣天氣,确保飛行平穩。
- 大氣研究:作為大氣垂直分層的核心界面,對流層頂高度和溫度變化是研究氣候變化、臭氧分布的重要指标。
五、定義的多樣性
除熱力學定義外,還存在其他判定标準,例如:
- 動力對流層頂:基于位渦梯度突變劃分;
- 化學成分對流層頂:通過臭氧/水汽濃度變化界定;
- 溫度最低點定義(CPT):熱帶地區常用,即垂直溫度廓線中的最低點高度。
以上内容綜合了氣象學定義、航空應用及前沿研究,如需更詳細數據或特定案例,可參考世界氣象組織标準文檔或航空氣象學專著。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保本分析傳統的出口落空打碗花低廉的價格副鞭毛的服滿刑期者核電廠烘道幹燥器虹膜分離切除術環己乙酮換算曲線化驗證書繪圖紙間插脈澆鑄操作舉名困難開頭科目分類細則空格布擴展産業的撥款磷酸三異戊酯離子吸氣泵人工收獲物乳酸奎甯收濕的投資機會性研究脫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