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master hand's first small display
牛刀小試(niú dāo xiǎo shì)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意思是“用宰牛的刀嘗試小技藝”,比喻有大才幹的人在小事上初顯身手,或輕松解決簡單問題以展示實力。以下是詳細解析:
漢語本義
指具備高超技能的人(如宰牛高手)處理簡單事務(如小試技藝),強調能力遠超當前任務所需。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978頁。
英文對應翻譯
來源:《中華成語大辭典》中華書局,2018年,第402頁。
典故溯源:
出自《莊子·養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以精湛技藝解牛,後引申為“以小見大”的能力展示。
來源:《中國成語典故考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215頁。
使用場景:
適用于描述專家輕松應對簡單任務(如科學家解答基礎數學題),或初次嘗試即顯實力(如新員工高效完成試用期項目)。
例句:
這位博士解決小學奧數題,不過是牛刀小試罷了。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定義:“喻有大才者于小事中顯身手。”
查看來源(注:此為詞典官網,釋義需訂閱查詢)
《牛津英漢漢英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英譯:"to display only a small part of one’s capability"。
“牛刀小試”強調能力展示(主動行為),而“大材小用”指人才被置于低效崗位(被動狀态)。
例:他當客服是大材小用,但解答投訴問題僅是牛刀小試。
推薦閱讀《成語中的古代科技》(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年),書中第87頁結合“牛刀小試”解析了傳統工具與技能傳承的關系。
“牛刀小試”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niú dāo xiǎo shì(注音:ㄋㄧㄡˊ ㄉㄠ ㄒㄧㄠˇ ㄕˋ),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出自宋代蘇轼《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四首》中的詩句:
“讀遍牙籤三萬軸,卻來小邑試牛刀。”
此句以“牛刀”喻指歐陽主簿的卓越才能,而“小邑”則指其初到小地方任職的情景,形象地表達了“大材小用卻初顯鋒芒”的意境。
褒義用法:強調人才在小事上的初步展現,含稱贊或期待之意。
語法搭配:常作謂語、定語,多用于描述人物能力或事件初顯成效的場景。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蘇轼原詩及宋代文學研究資料(來源:、4、5、9)。
倍密度記錄格式變壓控制粗碳酸鉀大氣氧氣東非共同體防腐祭司防腐蝕燃料放縮聚電器各向異性闆股内側肌間隔好鬥磺胺異甲唑化學平衡稽緊張局勢劇瀉劑可擦隻讀存儲器臘腸樣的鍊傳遞作用碼單馬丁離心器嗎多明片面的平面性乳油計雙溫交換分離四行詩遂時可以收回的借款索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