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tolerance dose; tolerata dosis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耐受量”指生物體對藥物、毒素或外界刺激的最大承受能力,對應的英文術語為“tolerance dose”或“maximum tolerated dose (MTD)”。該概念主要用于醫學、藥理學及毒理學領域,包含以下核心内涵:
劑量阈值界定
耐受量指個體在未出現明顯毒性反應的前提下可接受的最大劑量。例如癌症化療中,醫生通過臨床試驗确定患者的最大耐受量以平衡療效與副作用。
動态適應機制
長期暴露于特定物質時,生物體會通過代謝酶激活、受體下調等機制提高耐受量。如酒精依賴者肝髒乙醇脫氫酶活性增強後,血液酒精濃度達300mg/dL仍可能維持意識清醒。
跨學科應用差異
種屬特異性表現
實驗數據顯示,小鼠對砷化物的耐受量(50mg/kg)顯著高于人類(0.15mg/kg),這種差異源于代謝酶CYP450的基因多态性。
耐受量是毒理學、藥理學及醫學領域的重要概念,主要表示生物體對某種物質的最大承受劑量。以下是詳細解析:
在毒理學實驗中,耐受量指實驗物質不引起實驗動物死亡的最大劑量,通常以mg/kg(毫克每千克體重)表示。這一參數用于評估藥物或毒物的安全性。
藥理學
藥物開發中需測試耐受量,例如研究注射用Riv粉針時,分别以200、400、1200mg/kg劑量測試小鼠,發現其耐受量可達人用劑量的600倍。
放射治療
耐受量指腫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後,正常組織在5年内能承受的輻射劑量上限。
環境科學
大氣中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耐受量指生态系統可承受的濃度阈值,超過則引發環境危害。
通過動物實驗(如水貂、小鼠等)逐步增加劑量,觀察生理反應與存活率,最終确定安全阈值。例如水貂對常見藥物的耐受量測試,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
以上内容綜合了毒理學參數、藥物實驗案例及環境科學應用,完整信息可查閱知網百科及學術文獻來源。
腸對邊吻合術腸衣襯套磁帶箱粗聚集體錯譯電視機多結曲線貢獻價值基礎豪威耳氏試驗橫向加速度回彎管家屬贍養費肌強直樣的巨生物類大腸杆菌素皮制的起重磁鐵全部費用在這裡支付生粘液細球菌雙鍵分配熟化心軸數字資料松弛試劑特殊教會跳移鍊委靡的